第二百七十四章 王兴武的赤胆忠心



    ??

    第二百七十四章王兴武的赤胆忠心

    接下来几天,整个攻城部队在德州附近展开了浩大的军事演习,各兵种部队展开了反复的攻击演练和协同作战技术,并针对济南的城防工事特点,针对性的展开训练。在于树青的协助下,我军对济南城内外的各处核心工事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虽然敌人一定会进行补救性调整,但是绝大部分应该是无法轻易更改的,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就在我军攻下德州,兵临济南城下之际,王兴武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德州城破军败的结果,他是早有预料的,并不感到有什么意外,可是在南京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一部分国府要员对王兴武坐视石家庄、德州等重要战略要地丢失而不管大为光火,指责王兴武救援不力、居心不良,要求政府追究王兴武的严重失职行为,甚至有的提出要严惩不贷。这股舆论的尽管在主流媒体并不占多数,却也着实吓了王兴武一大跳。

    平心而论,石家庄、德州的丢失虽然看起来都与王兴武有关系,但是真正明白人都知道,这是必然的事情。不要说是王兴武坐镇指挥,就算老江亲自指挥也是一样的结局,“丢车保帅”,这种情况下,这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老江当然不会被这样的声音所左右,他对王兴武是一百个放心。为了应对这种对心腹爱将的不利局面,赶紧下令大力嘉奖吴余洲,除了厚待吴的家眷,对在德州阵亡的所有军官都一律给予丰厚抚恤,并且让国民党掌控的所有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宣扬吴余洲所部所谓的光辉事迹,已达到转移人们视线的目的。

    同时,再次电告济南,让王兴武放胆指挥,放手一搏,坚决守住济南。为此,老江派出国防部副部长梁国忠上将为代表的中央慰问团,亲临济南,以示对王兴武的大力支持。王兴武对老江的一系列动作确实感动。

    看来,校长的信任没有变,接下来就看自己如何在济南布下阵势,迎击共军。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有些疑惑,中央慰问团来去匆匆,本来也没有什么,毕竟现在的济南是前线,战事一触即发,南京的那些达官贵人还不是提心吊胆,谁还有心情观赏大明湖的荷花、千佛山的美景。问题是其它人都走了,独独留下了团长梁国忠,说是协助王兴武守卫济南。

    这是什么意思?王兴武一下子紧张起来,无论从资历还是军衔,梁国忠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样的人物留在济南,说好听一点是协助指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以立即取而代之,看来老江对自己还是不放心,明白了这一层,王兴武顿时一下子如同掉进了冰窟窿里,周身寒彻,心如冰霜……

    不过王兴武就是王兴武,尽管有万般怨言,但是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反而更加兢兢业业的投入战备之中,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在他的内心一直有个声音,“校长啊!校长,不管你怎么看待王兴武,我都将以死报效党国,最终要让天下人看看,王兴武的心到底是红的还是白的!”

    1947年9月12日开始,我军正式发起济南战役。作为攻城主力,在济南以北,装甲第一军和第一集团军所部从宁津、乐陵、庆云一线齐头并进,铺天盖地杀过来。机械化部队强大的机动性此时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以坦克为先导,大量装甲车紧紧跟上,机器轰鸣、尘烟滚滚、遮天蔽日,空中不时有战机掠过,随时准备迎击敌人的空中威胁。这一高度现代化的作战模式,这样的情景让每一名参与者终生难忘。

    面对我军装甲集群的突进,王兴武早有准备,他已经多次深入研究了锦州、唐山、张家口等战役的详尽情况,特别对共军装甲部队的作战极为重视。可以说,王兴武是国民党军中少数已经认识到装甲作战重要性的将领,所以也较早的开始展开详细研究,结合国外先进的作战理论和实战经验,他对反战甲作战自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共军现在拥有了极为强大的装甲力量,装备都是苏联最为先进的,并经过了无数大战的考验,性能极为可靠,也拥有了不少的作战经验,这些都是共军明显的优势。但是,王兴武认为共军也并非没有缺陷,装甲作战毕竟是一种崭新的作战理念,再先进的装备也需要人来操作,而将武器和人有效的磨合在一起并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更是不容易的事情,对于装甲作战技术掌握与应用也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