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吾与司马公孰美



  司马懿听到这句话,脸色微微一变,竟然正中他的下怀,速战速决是他的意愿,若不率主力回撤,真的很难想象洛阳、陇右、合肥之变。

  他冷笑一声,说道:“就凭你这四万燕军,也想挡得住我?”

  邓艾呵呵一笑,朗声道:“司马公今非昔比,不仅是群臣社稷之望,封公加九锡只在一念间,要想改朝换代也是翻手之间,与王莽、曹丕如出一辙,自然不惧我燕国。”

  司马懿不置可否,淡淡道:“无意义的废话少讲,老夫戎马倥偬半生,忠于魏国,大小事务皆为陛下劳心,为的便是要把尔等不服王化之人,一并给灭了。”

  邓艾摇头一笑,道:“司马公的‘忠’,就是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擅杀大臣,排除异己么?诸葛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中余财薄资,不过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司马公就不同了,自从诛了曹爽,把持了朝政,又接连迫害宗室,斩杀夏侯玄三族,夏侯霸畏惧入蜀,又扶持亲信,号为党羽。就你司马家来说,封侯者便有一十九人,食邑前后五万户,为公者却自肥,你有何面目自称是为了大魏的皇帝?”

  司马懿脸色沉了下来,心想前脚你还刚说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现在一口气不带喘的恶语相向,可偏又无法反驳,字字皆为实情。他冷笑一声,说道:“你既然想要坚守,那就守吧,老夫倒要瞧瞧你如何守得住。”

  邓艾夷然不惧,只是拱了拱手,转身便即离去,只丢下一句:“奉陪到底。”

  徐无山的地界极为崎岖,已不适合骑兵交战,还不如步行来的稳妥,双方都理智地不投入骑兵,而是各选择险要之处驻防,整个右北平郡的百姓都吓得避地百里,连夜逃亡。

  邓艾回至昌城县,向公孙修汇报司马懿的态度。

  公孙修听后笑了笑,打趣道:“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司马懿当年如何拖住诸葛亮,我们便怎样拖住司马懿。”

  邓艾道:“中间有一大难处,要想防住司马懿也是很难的,还好我们攻下了碣石城,沿途略地半个右北平郡,已有了城关可守,进可攻退可守,不必去惧司马懿的大军。”

  公孙修点了点头:“若非我军先一步抢占了地形优势,以四万兵力抗司马懿的七万大军,别说是胜,连守都守不住。”

  邓艾对司马懿忌惮不已,毕竟那是他的半个授业恩师,彼此间也极为了解,正色道:“现在各据地而守,对峙胶着,都没有十足地把握,司马懿不会轻易出手,可我军一旦露出破绽,司马懿会不顾及伤亡的全力出手,以达到消灭我们的目的。”

  “不错,老贼最爱的便是这招,只要有利可图,就不会在乎损失,这也是兵法的精髓,在输得起、赔得起的境地下,司马懿是完全敢下重注的。”

  他明白司马懿的恐怖,对邓艾笑道:“想来十三年前的渭水之滨,魏蜀两军对峙,诸葛亮夙夜叹息,事烦而食少,命不久矣,被司马懿拖了百余日就是不出来决战,心中之气愤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日子里,司马懿便派兵进徐无山地界,进攻山峦起伏的七个重要通道。

  邓艾命杨祚、卑衍二人领兵前去,保持只坚守的任务,决不追击,双方展开了六日的交战,彼此间或多或少都有损伤。

  到得第八日,司马懿瞅准机会,破开两条偏远的通道,命胡奋率人马中宫直进,但邓艾早已设下埋伏,只一声炮响,擂鼓助威,吓得胡奋引兵退走,倒没造成多大的损失,毕竟燕军不从后追击,损失也不大。

  司马懿怒不可遏,直接亲自领兵上前,魏军的整体士气达到了顶峰,在徐无山一带几乎压着燕军一头,加上本身兵力又充足,杨祚跟卑衍都有些招架不住。

  邓艾瞧见这样的局面,也不愿与司马懿决战,当即下令后撤,把徐无山留给魏军,反正自己也不急于进攻,意在拖住司马懿,不必耗费更大的损失。

  这一撤就撤回了昌城县、夕阳县,邓艾也估量若是魏军再追击,则退回碣石城坚守。

  双方僵持了近一个月,天气开始转凉,下起了大雪,平地积雪尺余,河水为之冻住,双方只能先行罢战,可仍是各据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