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不击半渡的离奇行为-第2/3页



毌丘俭眼看曹爽有话要说,当即也吩咐组织传令兵,耸立在军阵前方。

曹爽哈哈一笑,大声道:“当然是一决死战,公孙修你若识趣的,自缚手脚出城投降,本将可饶你一命。我等有十万之众,踏平辽燧易如反掌。”

公孙修听后不禁笑出了声,用尽平生最趾高气昂的话语,朗声道:“魏国对我辽东用兵几次了?还不是无功而返?毌丘俭、司马懿以及大将军,都不曾讨到便宜。兴此无义之兵,岂非伤两国的和睦?定然是有奸臣迷惑了魏国陛下,才导致了这场不必要的战争。”

这话说得可就猖狂得不得了,偏偏说的是事实,曹爽只气得怒火攻心,可随即又忍了下来,冷笑道:“乱臣贼子也敢大义言言,不过寻死而已。你自恃能胜,那就战场上见真章,也别逞口舌之利了。”

公孙修听到这话,脸色一喜,虽然听不见曹爽的声音、看不见他的面容,可从这措辞中就能听得出来曹爽这是动怒了。

他转身望着身后的数百名传令兵,吩咐道:“现在孤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要大声喊出来,给曹爽的十万大军都听得明白了。”

众人赶紧点头。

邓艾只瞧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暗想:“这几日以来,终究是做了无用功。”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公孙修,只见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念在魏主的份上,燕魏本为友邦,皆以奸臣扰乱视听,而至两国纷争,兵戎相见。孤念友邦之情谊,又体恤自曹大将军以下,远来不易,人马困乏,若战之取胜,世人也必笑我胜之不武。”

顿了一顿,又道:“孤下达休战令,给尔等魏军休息半个时辰,以缓解疲劳,作为友邦之情谊。半个时辰后,我军再出城与尔等决战,以免天下人及后世史书,笑谤我无容人之量。”

此言一出,传令兵也已顺势复述一遍,大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不仅对面的十万魏军上下哗然,就连二万燕军也不禁吃了一惊。

霎时间两边都陷入交头接耳中,两军阵前居然尽是窃窃私语。

毌丘俭闻言先是一愕,满脸写着不解,目光投向曹爽,后者也是满脸疑惑,均想:“燕贼究竟是狂妄自大到疯了,还是想趁我们坐下休息之时偷袭?”

曹爽奇道:“这是什么鬼把戏?”

毌丘俭也从未听说有这样的情况,堪称古今罕见,又想到燕军的种种卑鄙,绝不可能如此简单,沉声道:“大将军,这定然有诈,燕贼是想拖延时间,等四面八方的伏兵,或者援军来包围我们——”

此言一出,声音渐渐弱了,他也想通此节,可周围数十里遍布魏军的斥候,所探目力极广,除非天上掉下来天兵天将,否则这两日是绝对不可能有燕军的伏兵。

曹爽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有援军过来的,依本将看来,公孙修已经狂妄到了极处,无视如今双方的敌我差距,还试图宣扬自己的仁义,可笑至极。近千年前的宋襄公不击半渡,贻笑千古,不意千年之后又出此人。只不过前者好仁义之名,后者狂妄自大。”

毌丘俭眉头一皱:“可是——燕贼向来精细,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昏头之举。”

曹爽冷哼一声:“世事难料,聪明人有时也尽干蠢事。”

毌丘俭大为不解,他当然明白曹爽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此人在与楚国爆发的泓水之战中,做出极其草率而又愚蠢的决定。

宋楚两军隔河对峙,区别在于,宋军是列阵以迎,而楚军则由南向北涉水而渡。军中司马趁机向宋襄公进言,此时敌强我弱,要趁敌军半渡而击之,优势巨大。

宋襄公也不知是脑子抽筋还是进水了,断然拒绝不击半渡。

而等到楚军悉数渡河完毕,又有手下人进言敌人正在列阵,要趁其军阵不整的混乱期间出兵击之。可宋襄公又拒绝了,认为楚军虽然渡了河但还没有列阵,非得等着楚军列阵完毕再出兵击之,以示公正。

结果就不必说了,楚军列阵后出击,把宋军打得溃不成军,如同羊入虎口,就连宋襄公都不幸腿上中了一箭。

这也是“不击半渡”的由来,用兵之道是半渡而击之,宋襄公为图一时仁义之名,连累宋**民,堪称古今第一笑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