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未婚妻?



    由于连续几天的长途跋涉,路上都没有好好休息,张帆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缓缓睁开眼睛。.: 。突然听见院里有些闹哄哄的,洗脸水和‘毛’巾整整齐齐排在‘床’头,张帆梳洗完毕,从系统背包拿出一件月白‘色’的儒生服换上,推开‘门’走向院里。

    院子里铺满了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张帆认了出来,这个俗称“压箱钱”。照此来看,这应该是嫁娶中的一个步骤。‘女’方把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这个叫“看嫁资”。

    张帆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这个步骤意味着什么……古代嫁娶那可是大事,都是非常讲究礼仪,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固定的一套流程,区别在于规格的大小。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

    首先是提亲。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然后是定亲,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定亲后,男方将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继“文定”后择吉迎娶。

    而这个“看嫁资”是排在“文定”之后,拜堂仪式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了。也就是说,前面那些繁琐的步骤都已经走完了,到了这步,文定就好像双方签字画押一样,是有一定的法律效应的,除非双方都同意解除或者官府裁定,不是某一方说反悔就能反悔……

    张帆有点慌了,难道母亲已经为自己安排了一‘门’亲事,只等着他拜堂成亲了?要是现在突然反悔,恐怕要背上不孝和不信的恶名,这可能会大大影响个人声誉。

    作为一个现代人,张帆对于这种封建包办婚姻自然是极力排斥的。平白无故塞给自己一个老婆,我连她姓什么?叫什么?是美是丑?是胖是瘦?是高是矮?……通通都不知道。这不是坑爹么?

    事关重大,这可不能再等了,张帆赶紧几个大步凑到周氏身前,小声问:

    “娘,这是什么情况?”

    周氏斜睨这右侧的一对母‘女’,冷淡的说:

    “帆儿,你还记得吴县谢氏吗?”

    “嗯……好像没什么印象……”

    周氏面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指着‘女’儿说:

    “帆儿,你可认清了,这位小姐姓谢名倩,是从小和你指腹为婚,纳过‘文定’之礼的谢家二小姐。”

    张帆瞥了一眼,这位谢家小姐身穿一袭粉红‘色’收腰托底罗裙。打扮光鲜亮丽,肤白貌美,固然是不及步练师那般国‘色’天香,倒也勉强算得上小家碧‘玉’。

    谢倩也偷偷注视着突然出现的浑身散发着淡淡的冷漠气息的男子。一张仿佛‘精’雕细琢般的脸庞,英‘挺’,俊美。但他眼里的戾气,凛冽桀骜的眼神,却让人不敢冒犯。

    这样的外貌和神情,第一眼就让人觉得他太锋利,有一种涉世已久的尖锐和锋芒。谢倩面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涨起来一层红晕。

    周氏咬牙切齿的说:“哼,咱们可得好好谢谢这位谢夫人呢!十年前要不是谢夫人的五贯救命钱,咱们娘儿俩怎么能有钱在这个地方买下这个院子,苟延残喘到如今呢!”

    穿着一袭浅紫‘色’石榴裙的谢夫人讪笑道:

    “阿姊看来还是不肯原谅我,当时的确是我不对,我也是受了下人蛊‘惑’,后来都不知道多后悔了……”

    周氏连瞧都懒得瞧她一眼,对着张帆说:

    “帆儿,你当时还小,那个时候你爹刚死没几天,你爹的远房堂兄张凌就霸占了咱们家的田产,娶了大房为妾,还把咱们娘儿俩赶了出来……我本来想着你谢大伯是你爹最好的朋友,又是你未来岳父,怎么着也应该帮咱们孤儿寡母说句话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