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月下美人



    张帆从房里出来吃晚饭的时候,沫儿用一种看待外星人一样的眼光,一直盯着他看,于是张帆也转过身来目不转睛盯着她,沫儿吃不消了,嘟嘟嘴:

    “你干嘛这么看我?”

    张帆坏笑道:“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在看你呢?”

    沫儿白了他一眼,又忍不住问:“唉,我问你一件事,你前几天不是还不会‘射’箭吗?怎么突然之间变的这么厉害,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啊?”

    张帆下午带回来这么漂亮的一把弓,好奇的沫儿当然要问一问,于是侯三宝就把今天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沫儿憋了半天,终于找着机会忍不住问他。

    “恩。”张帆点点头。

    “真的?能不能告诉我啊?”

    “可以啊!”

    “真的?快说吧!”沫儿竖起来耳朵。

    “没问题,你听我说张家祖训,绝不外传,不过呢我要是吃点亏,娶了你做小老婆,那你就不算外人了。这个诀窍我也可以告诉你了。”

    张帆薄薄的嘴‘唇’泯起淡淡的弧度,‘诱’人无限的遐想。

    “呸,你想的美!”沫儿一把推开他,面红耳赤的跑了出去,只留下张帆看着她曼妙的背影得意的大笑

    夕阳落下,红霞漫天,讲台上的张帆落下醒木,开始说书:“金瓶梅已告一段落了,今天给大家说另一个故事,关于咋们绿林好汉的故事,大家说,好不好?”

    “好!”

    “换故事了?”

    “四寨主要给我们说新故事?”

    以前有人瞧不起张帆,是觉得他手无缚‘鸡’之力,太文弱了,根本不配做山寨统领。

    不过自从他白天在校场箭术胜了魏勇之后,威望上升了好几个台阶。能文能武,这样的人不做统领,谁有资格做统领?现在来看他说书的人数几乎涨了一倍。

    张帆清了清嗓子,照例先念定场诗: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然后开始念正文: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哀殿,受百官朝贺。但见: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篮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吞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羽扇开,白王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今天张帆心情高兴,多说了一段,从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一直说完第3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才停住,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张帆也没想到水浒传这么受欢迎,不过也不奇怪,毕竟代入感比较强。

    第一,故事的主角都是江湖草莽,绿林好汉,和大家有共同点。第二,如今的局势背景和水浒中有些大同小异,皇帝昏庸无道,宦官当政,民不聊生,以至于烽烟四起可能就是这两个原因,所以才格外有共鸣吧!

    水浒传作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张帆为什么不选另外三本,偏偏选择这本说给大家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水浒传的中心思想,放在对腐朽政治,**吏治的揭‘露’和批判,对农民起义的理解和同情。

    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元代,异族统治汉人,他不喜欢那个政fu,希望那个社会越‘乱’越好,以便民众起来造反。

    这就是为什么水浒传鼓吹“会杀人者即好汉善杀人者即英雄”的真正原因。

    因此,施耐庵本人对水浒传的定位,就是一部“民族励志书”,呼唤的是“全民的强悍”,呼唤的是“集结全民的力量”,来反抗这个异族统治的强权政fu。

    因此,他的“立场”就是站在“造反派”这一边的。因此,晁盖等人图谋抢劫,他称为“聚义”朱仝徇‘私’枉法,放走抢劫犯晁盖,他称为“义释”歹徒们上了梁山,进行抢劫,他却说是“替天行道”!

    放在现在,眼下时机未到,张帆也没有揭竿起义的打算,但是并不妨碍他给山寨众人灌输这个苗头,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可怕的,一旦时机成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