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第3/3页



所以才会这般急促。

“先不急,安南那边的局势,也并非一年半载就会发生大变,让她沉下心思。我既然答应了他,那便绝不会食言。”

“还有,我的那些弟子们,都到京师了吧。”

朱英想了一下问道。

“回禀东家,全都到了,只是院子里住不下这般多人,便是包了一个客栈,暂时安置在那边。”张伯回道。

“行,通知过去,定于后日正午,让他们都到院子里等候。”朱英点点头吩咐说道。

“是,东家。”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朱英便让锦衣卫传唤马车,去巡查番薯等作物。

这些作物是大明的重中之重,老爷子盯得紧,朱英也担心出什么乱子,最多隔一天,就会去巡视一番。

.....

皇宫内宫廷禁卫的训练,到了差不多天黑的时候,就会截止。

毕竟皇宫内的规矩要多很多,目前朱英还没打算对宫廷禁卫们搞军事培养。

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朱英来说,玄甲卫才是自己直属,自然要优先培养。

操练结束后,众多皇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各自回去。

虽说苦得很,但哪怕只有十二岁的皇子或皇孙,都没有叫苦连天,皆是默默承受。

这和朱元璋目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实就算是薨逝的太子朱标,也是能文能武,并非单纯的只读书。

古代的文人所谓的手无缚鸡之力,那是相对于武人而言。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上京赶考,稍远一点的学子都是爬山涉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

在体力上,可没后世人那般不堪。

穷学文,富学武。

学武得吃得好才能学,不然就是亏空自身。

家境稍好一些的学子,对于身体的锻炼也不会忽视。

至少在明初,多数皇子皇孙,不说领兵能力如何,至少还是能打的。

朱栴回到左顺门中。

这里住着的,皆是已经封王的皇子,包括朱权也是住在此处,自有宦官婢女服侍。

左顺门住着五位,右顺门也住着五位。

除了两人外,还有十八子朱楩岷王。

十九子朱橞谷王。

二十子朱松韩王。

大伙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也算是相处得来。

古代以左为尊,所以按照排序,住在右顺门的皇子,自然排在后面一些。

“好累呀,这般的操练,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也不知道要操练多久才结束。”十九皇子朱橞抱怨道。

这位抱怨的人,便就是历史上,在靖难之役和李景隆一同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入城的藩王。

“十九弟,这是父皇给我们的机会,让我们见识到如此操练方式,日后去了藩地,就能快速训练出一支精兵强将来,何苦之有。”

听到抱怨声的朱权,皱眉向朱橞说道。

朱权虽然比朱栴小了半岁,但是在这左顺门五位皇子中,权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主要来源于朱元璋的喜爱,还有在曾经练兵时候,表现出来的优秀。

听到十七哥朱权的话,朱橞顿时不敢多言,只是微微低着的头,眼神里非常不甘心,但又不敢跟朱权顶嘴。

朱权见其沉默,也就不再多说,随手拿起一本兵书就看了起来。

此事的朱栴,心里头却是痒得很。

他瞧瞧看了眼,跟没事人一般的朱权,心中佩服。

都知道统领的身份这么久了,竟是一点都没有异常的地方。

拿着书籍,朱栴完全没有心思,眼珠子一转,就给十八皇子朱楩打了个眼色。

朱楩左右看了看,确定十六哥朱栴是对自己示意,便疑惑看过去。

朱栴指了指门外,然后起身出去。

见朱栴搞得这般神秘,好奇心顿起,连忙跟随着出去。

十八皇子朱楩出来后,朱栴就低着头左右看了看,然后把朱楩拉到一个角落里,眼神中带着神秘色彩的问道:

“你可知晓,操练咱们的禁卫统领可是何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