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找中介开公司



    凡是当天吃过新换了蔬菜配方的黄金比例烧麦的客户,全都在第二天涌向了天下第一店的前台。

    没办法!

    这木遁查克拉催化出的小青菜,在排毒养颜这方面的功效实在是太强大了!

    不仅仅是客户脸上的暗黄色素褪去了大半,就连一些疙瘩小逗逗,或者是一些陈年的毛孔堵塞,都在一阵稀里哗啦的肠胃排毒后,开始重新舒展开来。

    这可比啥外敷内用的美容药都管用!

    好在陈浩在把催化出的小青菜掺揉进烧麦时,已经提前交待过店里的员工一套说辞。

    要不然这排队询问的人,估计每人一口唾沫都够把杵在老店前台的傅小米给淹死了。

    “我已经说过几十遍了!”

    “这是我们店里的厨师换了蔬菜配方,新供应的蔬菜都是自家田里出产的纯天然绿色有机蔬菜。”

    “啥?你们想买?”

    “不好意思,现在这种蔬菜产量比较少,只能进行内部供应。等回头老板打算转行卖菜了,我会提醒大家的。”

    傅小米在前台应付着一茬又一茬的客人,要不是陈浩给的薪水待遇足够高,这位嘴巴都快干地冒火的前客服美女,早就麻溜地辞职滚蛋了。

    “这个陈浩,一天到头净知道折腾。”

    “现在好了,客人们进店里都不点单,开始问起买蔬菜的事情。这是要改行搬去菜市场吗?”

    “不行!晚上回去我得好好说说他!”傅小米心中一阵嘀咕,至于店里的生意却是跟着这种美容蔬菜的风靡,开始进一步地火爆了起来。

    倒是陈浩这边,在给新老两家餐馆送完货后,就换上了自己前几天从文市淘来的奢侈品行头,大摇大摆地往瑞城的审批服务中心奔了过去。

    因为这小子,打算开公司了!

    ……

    瑞城牛鞍山路,是附近闻名的中介一条街。

    小到旅游签证代办,大到企业税务代缴,亦或是一些难以搞定的法律合同都能在这牛鞍山的中介一条街上给你摸个门清!

    当然了,这中介一条街之所以会形成,也是有它的独到之处。。

    因为沿着这条小街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不出500米距离,你能在附近找到地税局、审计局、工商局等等诸如此类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公家单位。

    只要是涵盖了政务相关的事情,你都能在牛鞍山路附近解决。

    至于这小街的破旧楼上,则是开满了小型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街角两家挂着“瑞城市政用品指定采购点”的办公室用品店,更是每天成捆成捆地往楼里送打印的a4纸张,可想而知这地方的中介代办的生意是有多么红火了。

    有了这独到的地理优势,再加上一些瑞城人的商业头脑,这不足两百米长的小街自然就成了一些小中介扎堆的地方。40来岁的文涛恰好就是这些中介小老板的一员!

    靠着早年间在某家公办企业混过几年文秘的经验,文涛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这牛鞍山路盘了间小门面下来。

    别看文涛租的这门面小,面积不足20来个平方。店里头摆着的也不过一张老旧长桌和一台“咔咔”直响的老式打印机。但是店里找他代办手续的客户,却是没把脑袋给挤破了!

    没瞧见斜对面30米就是审批服务中心的正大门吗?

    凡是有点脑子的人,在进审批服务中心办执照的时候,都会在这中介街上溜达一圈。

    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人脉关系跑去办证,那是纯属给自己添麻烦。

    你又不是个办证达人,一不懂手续材料,二来又要几个公家单位回倒腾地跑。光是这车马费和人工费算下来,还不如找门口这些小中介代办一下来的划算呢!

    以至于文涛在第一天挂出“商务代办”“成立公司”“营业执照一条龙”“税务质询”诸如此类的红字招牌后,他这小店里的中介生意就从未断绝过。

    这不,刚把店里的4个店员全部遣散出去替客户跑腿后,文涛就开始操控着那台方头电脑,在旧版的“exel”软件上合计起了今天半天的营业收入。

    “阿花手上两个办营业执照的客户……小刘手上5个旅游签证的……”文涛噼里啪啦敲着有些泛黄的键盘,忽然发现眼角的余光中冒出来个身着笔挺西装的年轻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