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跟上帝讲道理



    本来,一对发育良好的贝类,一次性生产应该能得到3000头左右的“钩介幼虫”。

    可是由于陈浩的鱼人之血的催化作用,这对被陈浩寄予厚望的白蝶贝,居然一次性榨出了近10倍的产能出来。

    这可让在水池子旁细小观察的陈浩雷地不轻。

    “我的乖乖!”

    “一次性生出3万多只幼虫?”

    “以后不会落下个不孕不育的毛病吧?”陈浩岔了岔舌,眼睛却是观察着那些幼虫寄居的那5条黄颡鱼身上。

    好在这5条黄颡鱼在丢下水池当保姆前,陈浩已经各自喂了10滴鱼人之血下去。

    经过10轮的蜕变,这5条黄颡鱼已经成了保姆中的“超级奶爸”一级别。

    别说是3万头“钩介幼虫”了,哪怕是再来个30万头,陈浩估计这些“超级奶爸”都能轻松地承受下来。

    只是考虑到“钩介幼虫”的发育,最少需要4到7天才能成熟脱落。陈浩就有点急不可耐地继续施展起喂血催化的手段来。

    只不过,这些“钩介幼虫”的个体小地跟灰尘一样,陈浩自然不能把1整滴鱼人之血直接塞给它们。

    而是伸手将食指割破,挤了几滴嫣红的血珠,顺势滴进了水池中进行稀释。

    等用海洋之语招呼着那5头黄颡鱼游过来时,那些寄居在鱼鳃里的“钩介幼虫”则是美滋滋地将这团化开的鱼人之血给瓜分了干净。

    大约过了5分钟,这些原本需要好几天才能从黄颡鱼身上脱落的“钩介幼虫”,开始在鱼人之血的催化下,变成了一头头体长1-2毫米的“稚贝”,然后从寄生的鱼鳃上脱落。这一过程在专业养殖贝类的人嘴里叫脱苗。

    只是,倘若让这些专业人士知道,陈浩居然能把脱苗的过程压缩到5分钟,哪怕是心脏再好也要被吓出点毛病来。

    脱完苗的“稚贝”还不算真正的珍珠贝,因为这时候的幼苗个体不过才1-2毫米而已。哪怕是3万头“稚贝”集中在一块,也不过是一小团稍显恶心的糊糊。

    往这小团糊糊中滴了几十滴鱼人之血后,无数个窜到1厘米左右的“幼贝”这才一哄而散,开始在水池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栖息地来。

    为了保护这些“幼贝”的生长,陈浩还把那5头爱吃小鱼小虾的黄颡鱼重新捞到了鱼缸里。紧接着,就把一盆自己费了3回系统治疗费,大批量挤出来的稍显腥味的鱼人之血倒入水池中。

    也正是这一轮看似疯狂的倒血行动,陈浩的大规模珍珠培育计划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只见那些“幼贝”在闻到散布在水体里的鱼人之血后,都跟疯了似地在扇动着幼小的贝壳,在水体里游动着。

    那场面,就好似数万个白色的花骨朵在水里绽放开一样。

    等到这一盆的鱼人之血被瓜分干净,3万多头大小不一的成品白蝶贝,总算是把这方刚凿出来不久的水池子给占据满了。

    “这鱼人之血,对大规模繁殖果然有效!”

    “这么多个成熟期的白蝶贝,以后估计不用为白蝶贝的幼苗发愁了。”陈浩有些窃喜,眼睛却是落在了鱼缸里的黑蝶贝上。

    要知道,这些白蝶贝中产出的海水珍珠,最常见的就是白银色珍珠。稍有几颗带着金晕的,那就了不得了。

    至于想跟黑蝶贝产出的大溪地黑珍珠比,除非找来产量稀少的金珍珠,要不然这价格相差的可不是一点两点。

    所以,在见证了白蝶贝的大规模繁育成功后,陈浩很快就把注意打到了黑蝶贝身上。

    好在有了前面这一套白蝶贝的繁殖流程做演练,陈浩接下来繁殖黑蝶贝就变得格外地轻松。

    只用了3小时的功夫,陈浩就在陈水生的帮助下,重新在新厂房里开了一口同样大小的方形养殖池。

    至于那一对从国外偷运进来的大溪地黑蝶贝,也在鱼人之血的催化下,繁殖出了将近5万多头子嗣出来。

    当然了,也不知是这作为母体的那对黑蝶种贝的基因优秀,还是陈浩歪打正着的培育方法。

    这一水池子里催肥出来的黑蝶贝幼苗,居然在个体上,比起隔壁的白蝶贝还要来地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