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价菜单!



    那些木牌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用的是一种非洲进口的乌木,上面刻着刷了金漆的菜品名字。

    这种挂牌菜单,在许多高档一点的日式餐厅,或者是一些装修仿古的创意餐厅都能见着。也算是比较大路货色了。

    但是,司机小李见到的这些木牌子,却是跟普通的大路货色有点不一样。

    因为那些木牌子上写刻着的,都是门口那二十几口鱼缸里,大地吓人的野生海鲜的上秤价格!

    “东海大黄鱼(10~15斤个头)每斤售价:12000¥”

    “大连折纹鲍(3~5斤个头)每斤售价:八000¥”

    “南海梅花参(1~2斤个头)每斤售价:7000¥”

    “三门青蟹(膏蟹2~3斤个头)每斤售价:5000¥”

    看着这些动辄成千上万的每斤单价,小李觉得自己就好像井底之蛙,突然跳进了满是蛟龙、海龙的水晶龙宫一样。

    特别是木牌子上面几条“黄鱼王”“九节虾王”更是标出了“价格面议”的字眼,更是让小李的眼珠子都有些感觉发胀。

    “价格面议?就是那条一米多长的大黄鱼?”

    “10来斤的都卖到1万2每斤了,这黄鱼王最起码也有30斤往上走了吧?”

    “这一桌要是搞下来,估计上百万都打不住啊!”

    司机小李在看着这些上秤价目表,心中诽谤的同时。身旁那位盛飞实业的董事长林永丰,已经坐在了会客大厅的茶桌上,跟沏茶待客的陈浩聊到了一块。

    “小老弟,你这些野生宝贝都哪里弄过来的?”

    “连3斤重的野生蝤蠓(欲eng)都能给你搞到手?”

    “老哥也活了50多岁了,可从没听说过谁家有抓到过这么大的野生蝤蠓啊!”林永丰抿了一口茶水,一脸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小老板。

    他嘴里说的蝤蠓,其实是文市人对青蟹的一种土话叫法。

    只要是文市地区的人家,每逢宴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这种土话叫做“蝤蠓”的锯缘青蟹。

    除了肉质鲜美,母蟹膏厚肥大之外,这种被文市人称作“蝤蠓”的青蟹,更是以前走亲访友,求人办事必备的上门礼物。

    特别是这种台市三门出产的青蟹,菜市场里小个头的都能卖到每斤150多块。到了过年,海产稀缺的时候,更是身价翻倍地往上涨!

    问题是,现如今的三门青蟹大多都是走的养殖的路线,大个的能长到3只2斤已经了不得了。

    可到了陈浩这家海龙王齐聚店里头,居然能见到2到3斤个头的超大青蟹!

    而且还他娘的是一水的带红膏的野生母蟹!

    这能不让纯种文市血统出身的林永丰感到震惊吗?

    “林老哥,这是我们店里的商业机密。”

    “您就别打听了,老弟可就指望着这点本事赚钱呢。”陈浩陪笑地回了几句,没有说破自己这些野生海鲜的来历。

    毕竟,这拿自己的血来喂肥这些本该是养殖海鲜的事儿,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一些。

    一旦让外人知晓了,陈浩估摸着自己,现在已经躺在某个研究实验基地的钢床上也说不定。

    “商业机密?”

    “哈哈!明白!”

    “老哥怎么说也是个生意人,自然懂这赚钱不容易的道理。”林永丰爽朗地笑了几声,又是喝茶,又是陪着陈浩闲聊了一些这店里的事情。

    特别是听到陈浩这家店名叫天下第一鲜后,林永丰更是竖着大拇指赞叹了几句。

    可不是天下第一鲜吗?

    就门口那条30斤往上走的野生大黄鱼拉出去,这天底下就没有几家海鲜店敢夸自己能胜过陈浩这家的。

    不过,在考虑到自己下周三要宴请米国来的外商后,林永丰还是单刀直入地打听起了这天下第一鲜的开业时间。

    “什么?”

    “定在1月1号元旦开业?”

    “那赶巧了!老哥请的这批外商正好在1月3号过来,你这店的头个生意,老哥先订下了再说。”说完林永丰就喊来身旁站着的司机小李,让对方掏了一沓子花花绿绿的银行支票出来。

    “林老哥,你现在就要下单?”陈浩看着对方取支票的豪爽动作,也是面色一愣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