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无极



两人出了小院,敲响隔壁院子中张莽的屋门。

“进来。”张莽开口道。

进了屋,韩兮象瞧见张莽正在查阅一本怀青县的当地县志,而在桌子上,还有怀青县的户籍、钱粮出纳以及官员资料,甚至还有怀青县外卫兵所的相关内容。也不知他是通过什么渠道弄来的。

韩兮象二人见礼后,张莽放下手里的县志,身子靠在椅背上,双手叠放胸前,问道:“怎么?有什么线索?”

韩兮象上前一步,将手里的纸条放在桌上,“张监座,清姐派去常右村的人来消息了。”

“哦?”张莽拿起纸条,看了眼后眉头稍皱,“镇两关的武夫?出现在常右村?”

“是,我与巍之商议后觉得若是有两关武夫坐镇常右村,那张永顺又凭什么能够在他眼皮子底下连杀两人,还与顾箴周旋一夜,这显然说不过去。”

张莽看向孙清容,“你是觉得张永顺一事是那人有意为之?”他摇摇头,“若是他有意为之,就根本不会出现在李莱的视线中。除非……他当时不在常右村。有意思啊,偏偏人不在就出了事。清容,你告诉李莱小心些,我也会派人过去。另外,着重查一下西街周家;再让你孙家的人去各个村落走访一下,问问近来有什么怪事大事。巍之,你明日去江源寺与白芷观,怀青县的佛道两家也需要观察观察了。下去休息吧。”

“是。”两人拱手告退。

张莽端起书案上的维扬府龙尾砚,手指在周美成的词句上摩挲,心中思考着下一步的调查方向。

……

顾箴坐在书桌前,手里是同为四书的《论语》,早晨起来吃完饭,两个小丫头跑出去玩。今日学塾不开课,陈疏成也一早就出了门,不知去了哪里。

他就开始看书。

其实一开始顾箴说要参加乡试也纯粹是敷衍母亲王雅琴,让她暂时打消为自己安排婚事的念头。但之后想来,若想走出去,乡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毕竟之前刘鸿熙就已经在怀青县城遇见父亲陈疏成时表达了意愿,愿意提携一下顾箴。

而且科举作为一个承载了一千余年的选官制度,顾箴是很想去见识一下的。

转说起刘鸿熙,刘鸿熙是顾箴一家搬来常右村两年后来到村子里的,左边是张永顺家,右边便是顾箴一家。

搬来不久,刘鸿熙便与陈疏成成了好友,一来都是读书人,二来两人话题也都聊得来。有时刘鸿熙来访或是陈疏成去刘鸿熙家,也会带上顾箴在一旁,因而顾箴也就与刘鸿熙熟识了。

村中里正有意也让刘鸿熙前去学塾授课,但刘鸿熙显然没有此意,婉言拒绝了。住在常右村的一年多以来,大多都是深居简出,日常用度都有人从县里送来。相熟的人,也就只有陈疏成一家了。

刘鸿熙有一女,不随刘鸿熙居住,而是与其妻子在县城居住,顾箴见过两面,长得很漂亮,行事很大气。

彼时的顾箴本不是个健谈甚至有些淡薄的性子,但在她面前还是不由得会多说些话。

顾箴伸伸腰,长长打出个呵欠,眯眼间就看陈疏成从院门外进来,径直走过来。

“父亲。”顾箴站起来。

陈疏成来到窗前,低头看了眼《尚书》,“可温习完了?”

“温习许久,也该休息会儿了。”

“嗯。”陈疏成点头,“辞修你可对习武感兴趣?”

顾箴一愣神,没想到陈疏成竟然问起这个,一时不知如何作答。陈疏成见顾箴没说话,就又说道:“方才我去后面常先生家中,言语中常先生透漏出有收徒的打算。我记得你前两日受了惊,便想着你若是有兴趣,便去常先生那里学些防身的手段。”

他说到这里,又补充道:“我辈读书人,学问不仅仅是在书本上的,就如我儒家奉行三纲八目中的格物一说,格竹、格梅、格山、格海都是增长见识的方式。同样的,武艺也可以用来格。在书本中求知,在习武中求知,一样可以明辨事物,穷尽事物之理。”

顾箴听得有些好笑,陈疏成这人性子什么的都好,就是爱讲道理。他这是怕自己不答应,继而就搬出了《大学》的三纲八目之说。

他本就对这些有些兴趣,毕竟那日不论韩兮象、孙清容,还是圆静和尚,可都不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那可是飞来飞去的,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