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二会天子(二)-第2/3页





    “大善。”

    我十分欣喜

    ——这天子倒识趣乖巧,省去我许多麻烦。

    诸多内侍宦者导引下,我们两宗门人入了宫城,一道直趋元旦朝会所在:天子明堂。

    内侍宦者都是相貌长短一般无二的美少年。唇红齿白,音声温柔清亮,仪态端庄典雅。

    我和琳公主都看得稀奇。

    梅芜城向我们解说,

    “古时朝廷用阉人做内侍。大正王朝受宗门指导,秉持道家好生之德,不再残人肢体。如今内侍都用机关傀儡代替,杂务职事和宿卫全由这些傀儡充当。”

    柳子越忍俊不止地轻笑,我问他缘故。

    “梅师兄说的都是官样文章。传说某代大正皇帝对剑宗不轨后,剑宗指派唐门研发专门的机关傀儡。它们充作内侍,天子的一举一动都脱不出剑宗的耳目,他也无法绕过傀儡的包围培植自己的私人。”

    “我倒听家父说:百年来朝廷威信低落,前去郡县宣旨的阉人宦者往往被桀骜的诸侯碎尸泄愤。朝廷就索性一律使用机关傀儡,万一损坏也不过失去些机械。”

    翩翩说。

    “那么说上官侯爷以前也这样对付过朝廷的使者吗?”我好奇问。

    “听家兄说,家父年轻性如烈火;直到家母陨落,心意才变得淡泊。”青衣少女叹息。

    ——看来翩翩是像母亲多一点。

    内侍傀儡导引我们步入又一道宫门。恢弘无比的院落中矗立着一座上圆下方,四面环水的金檐大殿。上圆法天,下方法地,水称华池。这正是典章中天子颁布一等一政教大事的庄严殿所。

    我们过了金桥,入了明堂。

    明堂中,公、卿、大夫等文武百官已经济济一堂。

    东厢之首的榻上端凝坐着乌衣美公子,她这边的行列都是文官礼服;西厢之首的榻上则坐着一个佝偻老者,他这边的行列都是武官礼服。

    姬琉璃督促我背诵过朝会的典章。如果我没有记错王侯文武的品级服色和朝会方位,挨着文侯一个榻位的美髯中年就是太师荀思,再之后就是御史大夫方式之等公卿。

    居于武官之首的那个颓唐老者如同枯叶朽木,他的精气神仿佛被什么人抽空似的。老者的眼睛半张半阖,似乎随时可能在明堂上沉沉睡去。

    我内心咯噔一下,几乎不忍心看这个心身消磨的老者

    ——按照我背诵的典章方位,那人就是本代武侯宇文登城了。没想到和周佳一战后,一代元婴强者竟然心意挫败至斯。

    武侯之下的尖头男子趾高气扬,隐隐有元婴者的气息。他的目光时不时向殿外瞥去,和我们的目光相交我心念不由泛起一股强烈的恶意

    ——这人便是太尉烟罗白,宇文拔都的朝廷盟友了。

    朱色陛阶的尽头,高高在上的帝座和下方朝会的公卿宾客之间,屹立着一座铁塔般的神像。

    确切说不是神像,而是那人的威势如同神像。

    这就是大将军、安乐侯杨彭年,和郭子翰相交极深的元婴中层强者。他的面容如同万古岩石,看不出任何喜怒波动。不知道此人是否已经做好了离开权位的准备。

    大将军的身后,一道璎珞珠帘遮于帝座之前。他仿佛一个人就隔断了神人界限。

    ——不过,对于我们修真者,没有什么神灵。剥去神话,天子也不过是凡人。

    我望珠帘后的帝座。

    “何方人物,胆敢窥伺天颜!”

    神像呵斥!

    真言漫卷向我,我的百骸激荡。真言是潮,我是小舟。我想拔银蛇剑抵抗,又担心在明堂拔剑坏了宗门规矩。

    刹那间,琳公主拦在我前。她的双目一金,扬手扼住了大将军的真言。琳公主的玉手凝起了一团黑色的冰球。

    音声寂然。

    她传我神念:“我用妖气把杨彭年的真言冻住了。”

    然后少女回复了点漆瞳色。冰球消融。

    明堂讶异之声频起。

    文侯向身旁中年男子使个眼色,

    太师荀思出班,向帝座禀奏,

    “启禀陛下!西洲昆仑宗和中土龙虎宗的正旦朝贺使团已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