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回光返照(二)-第2/3页





    “血祭你可没对我说过。”

    “这件事情我还没有调查清楚,不敢妄言。小空这孩子口上轻浮,没有确证的事情就拿出来说——”

    “——这是极危险极重大的事情,即使有一分真实性都要讲给大家,怎么能等待十成确实后才讲出来呐!”

    王启泰噤口不言。

    王祥符不去管他,肃然地望着我们,

    “在中原我遇到过类似血祭的事情。一军为了挽回局面或者在决定性的大战突出奇兵,把稍微有点资质的将士都集中起来由一个金丹武者灌顶。本来循序渐进的武道练习,虽然耗时稍长,但绝不会造成习武者大规模的死亡。而灌顶是为了一时的目的拔苗助长,通常在十个有资质的人里只能活下一个根基不稳的筑基武者,在关键性的决战中充当一次性的炮灰。这种方法和我们儒门的仁道完全背道而驰啊。”

    “但如果要在个别的几次战役中获得先手,这种方法确实很有效。上位者只要能获得新的领土和人口,损耗的人马上就能补回来——如果昂山把我们舜水镇消灭,十余万的奴隶也弥补了他付出的代价。”

    慕容芷叹了口气道,

    “如果老族长您能回复到往年的英姿,那种下场舜水镇就不会遭遇,昂山的计划必然被我们华夏人复出的金丹武者打乱。”

    王启泰的脸色变成铁青,瞪向我们。

    我觉得他的心情变化毫无道理。

    慕容芷的分析虽然冷酷,但合乎一位合格主帅的思维。至于她假设王祥符能返老回童,这不过是胡乱一说。老人能凭空把流逝的血气给补回来吗?

    “我明白了,启泰你其实想求我的就是这一件事,不过你碍于敬老之道,不愿意自己亲口提出,所以就让心直口快的孩子们讲出来。”

    我和慕容芷稍有愕然,不知道这老头在讲些什么。

    王启泰忽然向王祥符拜了九下,

    “生死是一人最大的事情,大仁大义是我们儒者自我的要求,我不敢因为我个人对仁义的标准要求老族长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我内心是认为,全镇人的生命重于您的生命。虽然我万般不愿,虽然我知道整个镇都是您所建立,都是您领导下来到白云乡,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您所培养,您曾经为我们镇做出的贡献至今无人能比,但我希望老族长这次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我太过虚伪,自己的意图反而让孩子们先说出来。”

    ——王启泰又在讲什么?为什么会扯到王祥符会死掉呢?

    我大惑不解,我悄声问慕容芷她明白他们对话中的机锋吗?

    她也摇头,反问我她说错了什么吗?

    我说没有,她句句都讲的很对。

    “我不是那种不拔一毛利天下的修真者,镇子是我建立的,我自然乐意为我的镇子而死。启泰你把金针渡入我的三百六十五个穴窍,我要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

    这是什么神通?!

    “请老族长三思!”

    学仁呼起来,他目中隐有泪光。

    “不必要再思虑,这样轰轰烈烈地死掉很好。”

    王启泰对老者又拜了三下,取出他药箱里的金针,快速绝伦地刺入王祥符顶门的穴窍。

    无人来得及阻挡,老人跽坐不动,似乎是阖然而逝一般。

    事发突然,一时我有一种恐怖和不真实的感觉,本能地拔身站起。

    王启泰示意我坐下,

    “不要打扰我,这是很精密的针石之术,我才开始刺第一穴。让我安静下,很快就好了。”

    我坐回慕容芷身边,屏息观望。

    王启泰的金针连珠般地在王祥符至静的肉身上跳动,他的步伐隐隐和降龙掌讲述的阴阳变化相合。

    一刻钟的功夫,王启泰的金针停止了手术,他的汗水涔涔而下,虚脱一般地坐回自己的席位。

    王祥符的肉身依旧纹丝不动。

    “学仁,把窗打开,让阳光照进来。”

    原来已经快酉时了,塔窗户的方向临西,灿烂的晚霞洒进石塔之中,光芒照耀得我们睁不开眼睛,也把王祥符的肉身笼进光里面。

    “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