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新制-第2/3页





    知北游道:“祖师在世,犹如君王,掌门如总览庶政的宰相,长老会如监督门人的御史大夫,院殿是九卿大臣,宫观是地方郡守。如今没有祖师,你的名分、功绩、道行,昆仑没有第二个人可及,我们唯你马首是瞻,共图大业。但宗门不是人间朝廷,不是一人的家天下,是共求长生的道团,你有过失,长老会也不假情面地指摘。”

    我点首,“知真人这是正论。我不愿高高在上,不亲事务,愿担任掌门,与诸位一道身体力行地经营昆仑,栽培门人,严肃戒律。”

    祖师超然于长老会和掌门。我没有祖师的道行,于是选择总览事务的掌门。这位置不高不低,绝没有俯视长老会的态势。但凭我的分量,我这个掌门依旧是压过长老会的强势掌门。

    不出所料,连乐真人都没有二话。

    “接下来是长老会。按惯例,宗门一切大事,需要长老会商议。祖师在时,虽然常有天马行空的决断,并不破坏规矩。我不如祖师,更不敢侵夺长老会的权责。我只是以普通长老的身份建议。”

    我和琳儿、文侯商议过许久,以下是我们一道议论出改革长老会的设想,

    “如今天下群修归心昆仑,昆仑的元婴、金丹数倍于往日,山河榜大胜更脱不了客卿们的大力支持,理所应当颁授长老的资格,报酬他们。那长老会的格局也该扩充,阶次也要分明。过去的长老会,凡是可堪传人道术的金丹都称为师,都入长老。一入长老,又无分金丹、元婴,没有差别。

    如今,跟随昆仑立功的客卿,不管金丹、元婴,都入嫡系作为报酬,但依照旧例都授长老,就未免太滥了。那样的话,长老会挤满了上千人,什么事情也议论不成,长老会就等同虚设了。

    我建议,往后,长老会分为首座长老、上座长老、大众长老三等。

    首座应由昆仑资历最深,不在闭关的真人担任;

    元婴无分原来是嫡系,是散修,一律升上座长老;

    道胎也无分原来是嫡系散修,一律改称大众长老。其余金丹,可堪传门人道术的,仍称师,但没有长老资格。”

    如此,长老会控制在上百人,上座数十人,效率大增。

    不分客卿、嫡系,那样散修元婴也能在昆仑说有分量的话,分享更大的好处。

    一般的散修金丹虽然捞不到长老,但有了昆仑嫡系的身份,与门人无二,超出了他们过去的待遇。老门人受昆仑栽培甚久,拔尖者捷足先登大众长老的位置,并不吃亏;怠惰的门人也好有个警醒。

    景小芊、檀鸾称善。

    我向知北游道,“我师尊药师真人不愿理事,首席长老的席位仍非您不可。”

    知北游与乐静信互视,也认可这个新的长老会方案。

    我接着道:“我观颜掌门遗书,记载道门的院殿制度,政事有戒律院、度人院、荡魔院、法藏院,道术有五行院、烧炼院、符咒院。不愧是包罗天下道术的大道团。

    如果没有祖师的谋划,各位的协力,我们昆仑长久局限在西荒,恐怕会沦为只通烧炼的小道团。如今昆仑要执掌天下道术牛耳,就不能仅有天工院和药王院,还要增设五行院和符咒院,才能对天下仙苗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长处。

    祖师在世,已组建好了荡魔院和度人院、法藏院。我看还要再增设一个戒律院,才能完全。”

    乐静信怪道:“昆仑向来没有戒律院,全是长老会执掌戒律。为什么要画蛇添足,增添一个戒律院?”

    我坦然道:“当年昆仑局限在西荒,规模狭小,长老会便足以执行戒律。当年门人稀少,彼此相知,甚至不必有戒律,门人也不敢在熟人中胡作非为。如今四海四荒的群修都汇聚入昆仑,我们门人变得杂多,人与人也不相熟,长老会的精力也不能耗费在无数诉讼和纠察上,误了共商道团大计的要紧大事。所以,不得不有戒律院。”

    乐静信道:“那你觉得戒律院主,谁堪担当?”

    我望向琳儿。

    她道:“我可以。”

    乐静信不悦。知北游却笑道,“这个人选十分稳当。如今我们昆仑入了大量妖怪门人,琳仙的道行无人不服,琳仙的血统也让群妖慑服。如果别人,没有一个如她了。乐真人,你做戒律院主的话,妖怪们能服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