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反攻号角



    阴谋善时阳谋隐,壮志凌云忘旧时!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会错,因为所有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不管别人的事情有多么的合乎常理,那也是别人的事情,人性的弱点就在善变,所以一直以来,坚持才会被人颂扬!

    王允既然选择传信山东,自然会找自己亲近的,或是山东影响力最大的!

    可是他自己却万万没有想到,既然已然在山东有足够的影响力,他又为何还要进长安听命与朽木老者呢?

    袁绍看了王允的书信没有多说,其他谋臣也不会乱言的。当下,势力已然走到这个地步了,谁也摸不清谁的态度!

    然而作为当初随同袁绍一起出来的许攸,自然是希望袁绍能够有自己的势力,这样自己也可以水涨船高了!

    听完许攸的建议,当即左手侧的一个面相严正的文士,就要出列谏言,却徒然被身旁文质彬彬的文士拉住。

    只见那人对其默默摇了摇头,随后文士徒然一怔,接着默默的放下了手!

    而上首的袁绍自然是视而不见,略微思量了一番之后,沉声道:“子远,所言在理!若是董贼胁迫王司徒,故意设计赚我等山东豪杰只身入京,岂不冤枉!”

    闻言,方才的文士也是浑身一颤,随即就似认命一般,不再言语了。

    当下,众谋士见袁绍已经发话,自然是尽皆拱手称诺,附和道:“主公英明!”

    兖州

    时下的兖州只能用混乱不堪来形容,由于青州黄巾的崛起,此刻整个青兖之地,已然被黄巾搅乱的浑浊不堪。

    作为兖州刺史,刘岱自然是殚精竭虑的为百姓民生着想,已经多次与黄巾军发生军事交锋了,然而蚁贼之势过盛,当下也是僵持不下!

    此刻刚刚升任东郡太守的曹操自然也是焦头烂额,包括其好友济北相鲍信,皆是面对着黄巾军束手无策!

    虽然事情艰难,但是刘岱依然对青州黄巾尽力绞杀,可是他终究还是没有想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值此混乱不堪之际,虽然王允铲除董卓的消息令天下为之一震,可是并没有多少人相应。

    陕县的牛辅在闻听董卓遇害之后,自是心中惊诧难明,本来他就是董卓的女婿,裙带关系上位,如今失了靠山,自然惶惶不可终日。

    于是同位董卓麾下中郎将的董越前来与其商议军情之时,被牛辅设计赚杀了,最终掌控二部兵权!观望长安政令!

    王允掌控长安朝廷之后,开始迅速清理长安势力,书信抚慰山东,如今已然进入收获的时节。

    山东的书信很快便传回来了,内容很简单,袁绍要求王允杀尽西凉残兵,以示亲近山东之意!

    长安司徒府

    王允拿着手中的书简,眉头微凝道:“诸公,不知凉州兵将如何处置?”

    士孙瑞最为当初与王允一起谋董的功臣,事后并没有加封,此时当然沉默不言,而且王允眼下已然有些飘飘不知所以然了!

    当下吕布建议道:“司徒大人,末将以为,西凉兵势雄厚,前去招抚,或可为我朝一大助力!”

    闻言王允只是,简单的瞥了一眼吕布,便不再说话了。

    见状,一旁的蔡邕也建议道:“子师,某以为西凉军当妥善安抚为好!”

    当下,王允想起书信上袁绍关于不灭凉兵即蓄意同谋的论断,深信不已,对着蔡邕就是呵斥道:“蔡伯嗜,莫以为某不知晓,当日董卓死后,你还垂泪不已!”

    “董卓虽奸恶异常,然与邕有知遇之恩,其死后,邕哀悼一番实乃人之常情!”

    “还敢狡辩!分明即使心念董贼!来人将蔡邕押向廷尉,严加审问!”闻言众人皆是大惊,急忙劝谏!

    然而王允并没有听进去,徒然对着吕布吩咐道:”奉先,传令尚书台,大汉一年无有两次大赦台下,西凉之卒唯有解散!“

    闻言,众人皆是眉头深皱,而吕布亦是面色有些不愈,当下只能拱手应命而退了!

    王允将解散西凉兵马的消息,经过有心之人的口耳相传之后,及至陕县只是已然变成王允不愿大赦西凉兵,欲尽杀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