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第2/3页



说不上对错。

何况。

就现在的毕雅迪,确实也就那样。

不过……

“其实这家公司,虽然外观上确实算是走了点捷径,但国内的的汽车厂商,想要走出来,本身就需要一些捷径。”

“要不然,也不可能杀出重围。”

“当个老实人,除了能够获得个老实人的称号之外,什么都不能获得。”

顾修摇摇头,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观念:

“而且,你不应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你还要想想,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决策者,你要怎么做才能杀出外资包围,国产内部竞争大的重围。”

“还有,你也得思考思考,为什么这家汽车厂商,能够做到这么低的价格,其他家却很难有这样的低价。”

这话,让石青松沉思了起来。

这是他的好习惯。

他不会跟顾修隐藏自己直观想法,但同样的,也会在顾修的引导下多多思考。

“顾修说的不错。”

“毕雅迪肯定不是完美无缺的,谁都想要做一个完美的产品,但很多时候也要结合实际。”

“就像是汽车。”

“一辆汽车的外观,需要兼顾的方向有很多,外观是不是讨喜、车型是不是合理、会不会影响稳定速度、以及自己的设备能不能生产。”

“这些都是问题。”

“虽然模仿成功车型影响口碑,但对于一个刚刚合并完成没多久,想要快速发展起来的车企来说,这是一条相对稳妥的捷径。”

曹大王之前一直没有插话,此时听到顾修的话之后,才忍不住点头赞叹的说道:

“而且啊,这车的价格问题。”

“这车之所以价格能压的这么低,是因为毕雅迪的车基本上全部都是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生产的,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包项目。”

“说白了,就是成本控制到了极致,才做到了这样极致的价格。”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至少比那些搞家电的弄的车要像样子一点,我个人还是挺看好他们的。”

新世纪开启,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国内政策调整,造车热一度达到过疯狂的程度。

因为。

国内对于私家车的需求暴增。

而汽车制造的暴利,也被不少人所眼热。

之后就有包括美的空调、奥克斯集团、格林柯尔、波导等诸多企业,纷纷花大价钱开始进军汽车行业。

而毕雅迪只能算是其中一个不算显眼的小公司。

能够做到现在这种程度。

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

石青松点点头,算是有些理解,只是多多少少的,依旧有些提不起精神。

曹大王看到他的样子,只是笑了笑没说话,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可不一样。

模仿外观这事。

等同于抄袭,足够让年轻人唾弃。

倒是顾修的表现,让曹大王越发欣赏:“你好像对毕雅迪并没有不太好的感官?”

“确实。”

“为什么?”曹大王好奇。

“有点黑历史很正常,而且很多黑历史,其实是在发展阶段中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的。”顾修摇摇头:

“相对比起来,我更加看好的,是这家做着世界第一大电池供应商的公司,会不会把两个产品结合起来?”

“你说的电池加车?电动车?”曹大王有点惊讶。

“是的。”

“你……”曹大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压低声音:

“你怎么知道,毕雅迪要搞电动车,我可是才知道这个消息不久的,也是我带你来的原因。”

“他们其实在拿下青川的第一时间,就想过利用自己的电池优势,搞电动汽车了。”

“不过毕竟算是一个新的领域,所以前期阶段,他们打算还是继续在传统燃油车这方面下下功夫。”

“而也是这一两年,凭借在燃油车市场上取得的成绩,他们才算是真正开始尝试电池车的研究。”

“不过听说,这个项目在毕雅迪内部,反对声不小,毕竟重新研发这种东西,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风险。”

“老王也是这种时候,听说了我们福耀和你们远修投资合作的消息,所以打电话问过我,我这才想着,带你来见见,看你感不感兴趣。”

说到这里,曹大王提醒了一句:

“当然了。”

“生意场上的事情,不用给我什么面子。”

“你要觉得可以合作,那就合作。”

“要是觉得不合适,也不用因为我的原因而勉强自己,这事你懂的。”

这算是透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