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功成回归



    黄药师虽然视名利如粪土,但想到陈琳、骆宾王等人的檄文,也不禁生出豪情壮志,大笔一挥,写出一篇理直事明、气势磅礴的北伐檄文。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蒙虏胡逆,人非善种,邦实暴国,昔者为前金之下役,奴颜婢膝,摇尾乞怜,完颜氏呼之喝之,有若豕犬。暗隐谋逆之异志,实藏不臣之祸心,金箔描面,谎称阿兰霍阿之后裔,羊狠狼贪,视生民如粪土,子蒸父妻,无人伦而悖乱。此岂人乎,其禽兽之国也!”

    “晋冀鲁甘,向为华夏之故土,燕赵辽东,岂容戎狄之久据。朕,大明天子,炎黄之苗裔,奋三千载之威烈,济十亿兆之生民。征逆伐罪,替天行道,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兵锋之指,无不辟易。”

    “今有北方汉军世候,奋起于蒙金之战,崛起于行伍之间,屈膝臣贼,螳臂当车,自弃于世,其旗下将士,当幡然醒悟,取其首以皈大义,举其城以迎王师。卿既有献土之功,朕何吝封侯之赏!”

    “至于蒙古、色目诸种,虽非汉家之遗类,亦为炎黄之远支,有心慕王化,愿为臣民者,朕必一视同仁,抚之教之,不令曝露于荒野,养之育之,勿使嚎泣于冻馁。”

    “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这篇檄文一经发出,不但军心民心大震,便是那些文人们也不禁叹息不语。

    北方的遗民看到这篇檄文,也是人心浮动,开平城更有动乱迹象。

    忽必烈不得已只能派蒙古将领收拾局面,结果蒙古人大肆抓捕传阅檄文的百姓,严厉打击汉官,一日造成四十五个汉官府邸被抄家的场景。

    连子聪和尚的府邸也未逃脱。

    至此汉蒙离心。

    炎黄四年六月,大明军队与元军交战于河北大名府,谷雨以数百门大炮轰鸣,随即一万火枪手射击,元军大溃,死伤无数,伯颜、阿术、董文炳等元军大将尽数被杀。

    七月,谷雨率十万大军进军幽州,随后越过燕山,北伐开平,与元军三次交手,明军三战三捷,蒙古骑兵采用迂回战术、曼古歹战术,甚至祭出了上古奇阵“火牛阵”,结果被明军以大炮、钢丝网、火枪这三门一成不变的战术绞杀十万,大军损失惨重,真金太子被俘,忽必烈只得不断西逃,谷雨命令杨过、耶律齐等大将率军队不断追亡逐北,连灭察哈台汗国、金帐汗国,以及尹尔汗国。

    与此同时,谷雨立萨迦派、全真派和明教等为正教,命之随军西传,同时立下军令,西域臣民百姓,不信三大教派者,征收十倍人头税。

    从此蒙古势微,明军不断发起北伐,每一次都斩杀黄金家族。

    一年后,面对陈兵十万于泸水、红水,以及横山寨的明军,大理国主动请求内附。

    之后,明军灭钦察汗国,擒拿钦察汗忙哥帖木儿,又灭察哈台汗国,擒察哈台大汗八喇,之后又灭尹尔汗国,擒尹尔汗旭烈兀。

    这三大汗王最终和宋朝末帝赵禥、高丽王王禃,以及忽必烈的真金太子都被谷雨送到了大琉球岛上的草山上安居,谷雨亲赐名四国城。

    在位三十年,谷雨一边励精图治,一边耕种造人,先后宠幸了四十八个妃子,生了三十六个儿子,二十五个女儿。

    除了太子之外,其余儿子皆封王,但封地都在海外。

    炎黄三十年正月十五,大朝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