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早朝(一)-第3/3页





        刘洗嘴巴苦涩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是很清楚,因为按照常理来讲,昨日醉仙居里有那么多人在场,自己宣读庆帝口谕时,左相也在一旁听着,这么大的事情该是早就传遍京都才对。

        忽地瞥见魏长更脸上那浅淡的笑意,刘洗顿时领悟过来,多半是魏长更将消息压了下去,将众多京官蒙在了鼓中。

        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总不可能是为了让自己这个不能参议政事的宦官难堪吧?

        便在此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沉声说道,「臣提议血衣侯申小甲担当此任!」

        群臣一片哗然,没有谁能想到会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冒着得罪刑部的风险,推举一名来自月城的小捕快,最重要的是这个捕快身上还淌着前朝皇族的鲜血。

        白马关的事情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所知并不详细,只以为申小甲在办案上有些许能力,其他方面如何毫不清楚。主要也是因为申小甲很快地卸任了武安将军,这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申小甲是个有自知之明的草包。

        让一个淌着前朝皇族鲜血的草包查办可能涉及当今圣上私隐的案子,这不是诚心惹圣上生气吗?

        众人颇为意外地看向那人,然后脸上的意外更加浓烈了几分,竟是右相谢忠大人的门生,工部的王侍郎。

        听到这个提议,蔡尚书悄悄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王侍郎一眼,正巧王侍郎也侧脸看向蔡尚书,两人目光相触,皆是微微一笑。

        「臣以为不妥!」一名户部的侍郎忽然站了出来,躬着身子面向庆帝道,「且先不提申小甲乃是前朝遗孤,单从年龄上来论,也不够资历侦办此案,毕竟才十八岁,心智都尚未成熟,如何能担此大任!」

        「刑部主事宋尚天不也才十八,这么说来,小宋大人也不够资格侦办这起案子咯?英雄不问出处,豪杰不论岁数,以出生和年龄来推断一个人,何其狭隘!」又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昂首挺胸地驳斥道。

        紧接着,不断有官员站出来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有力挺刑部主事宋尚天的,也有称赞血衣侯申小甲的,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停。

        站在队列最前方的左相魏长更和右相谢忠却是面色平静,他们不需要多说什么,自有官员帮他们发表意见。

        魏长更当然清楚庆帝的心意,但依旧这么做,有着更深层次的想法。这个想法其实也很简单,他想让庆帝看看朝堂上会有多少人替宋尚天说话,他自己也想看看有多少人会替申小甲说话。

        谢忠自然也明白庆帝的意思,就算宫里的小太监没有给他透露消息,也能从刚才庆帝看向大太监刘洗的眼神中品味出来。所以他才会让自己的人站出来讲话,既能搅乱魏长更的视线,也能让圣上开心,一举两得的好事。

        正当争吵声越来越大

        时,蔡尚书悄摸摸地看了一眼庆帝的脸色,咂摸出几番别样的滋味,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满头冷汗地迈出了队列,躬身请命道,「臣斗胆自荐,愿为圣上解忧,亲办大鸣湖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