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谁会赢呢-第3/4页





    一天之计在于晨

    一生之计在于勤

    。。。。。。。。。。。

    这首歌虽然听上去简单,但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的教育意义,比如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比如说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部动画所展现的画面,那是一种古典的美丽,有人坐在蒲团下面读,有人在下雪的时候站在茅草屋面前求学,有人在下雨的时候拄杖前行,有人赛着龙舟。。。。。。。

    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就连张媚这个大人看的都有些感动。

    对,感动!

    看着这些年画,小孩砸缸,闻鸡起舞的场景她就有种感动的情绪,这是根植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而今一切似乎都被唤醒了。

    而张媚的儿子也看的津津有味的,他看着里面活泼灵动的小孩的画面觉得挺新奇的。

    “第一集,苏东坡应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这千古绝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留给我们重要宝藏,他的诗词和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和爸爸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开头有声音报幕道。

    画面则是一个白发老人负手而立的表情。

    张媚知道第一集讲的是苏轼的故事。

    苏轼这个人简直是太有传奇性了,有关他的传说那是多不胜数,光是东坡肉就已经让他流传千古。

    这是一个神奇的人。

    “那么有关他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别说小孩子了,就算是张媚这个大人也有看下去的冲动。

    “放学喽,放学喽,终于可以家喽。”

    苏轼和苏辙撒着小脚丫欢快的跑着。

    “哈哈。”

    张媚的儿子张涛笑了出来。

    他觉得苏轼,苏辙两个人好可爱。

    张媚也是会心一笑,没想道被称为大文豪的苏轼和苏辙是这个样子的。

    “他们也讨厌上课吗?”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叫住他们。

    “苏轼,苏辙今天的功课你们都记住了吗?”

    先生问道。

    “记住了,先生再见!”

    苏轼和苏辙两个人说完就立即撒开脚丫子跑了。

    “哈哈!”

    张涛又笑了。

    苏轼和苏辙两个人踩着石阶登山,而这时候下起了雨,山顶上刚好有一个茅草屋,二人就在那躲雨。

    “天气真美呀!”

    苏辙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

    “秋天的傍晚一场山雨空气好新鲜呀。”

    苏轼感叹道。

    “对,真舒服,真新鲜。”

    苏辙附和道。

    “我们只会说舒爽呀,新鲜呀,同样是感叹,你听人家王维是怎么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只用了十个字就把人心里的感受说尽了,让人浮想联翩呀。”

    苏轼道。

    张媚看的一脸懵逼。

    “小孩子都懂这么多吗?”

    她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发现他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

    “这倒是一个好现象。”

    张媚心道。

    “哎,我们怎么说不出这样的话。”

    苏辙低着头感叹道。

    张媚只想说你们年级这么小,懂得这么多,已经是非常非常牛逼了。

    “还有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影月光,婆娑起舞,泉水像是会唱歌一样匆匆流过,本来静止的东西到了他那里就好像有了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本领呀!”

    苏轼侃侃而谈道。

    张媚。。。。。。。。

    “熊孩子都这么厉害吗?”

    苏辙叹气道:“哥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好诗来?”

    “写诗必须肚子里有内容,就像是蚕吃饱了桑叶一样,满肚子都是丝,不吐便无法活下去。”

    苏轼道。

    张媚觉得苏轼说的好有道理。

    “苏轼真的这么牛逼吗?”

    “年级这么轻,说的话比他们大人说的还有哲理。”

    “挺有意思的。”

    。。。。。。。。。。

    张媚觉得这中华勤学故事真的挺有意思的。

    这时候苏辙道:“可是我不是蚕呀,我不会吐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