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佛门五境,罗汉金身



    江鱼儿的回答,可谓是直击统治者的内心。

    稷下的学子大多都是世家出身,自然对江鱼儿的回答表示赞同,而宗室子弟就更加支持了。

    所以,一时间,学子们和宗室子弟们都沸腾了。

    而平乐帝自然是更高兴了,当即开口道:“江御使此辩,甚合朕意,而道门的无为而治,朕亦是喜欢。”

    这话一出,众人都知道是何意思了。

    太后虽然不太喜欢江鱼儿,但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江鱼儿忠于皇帝。

    可是,在国事上……

    她还是很慎重的。

    而且,在听完江鱼儿的辩答后,她的心里也觉得……道门,确实适合立为国教!

    即然如此,她自然是不会出声反对,而是给足了平乐帝面子:“既然皇帝喜欢,本宫亦没有反对的理由。”

    平乐帝,太后,一起表达了认同。

    风灵子等道门众人一个个都笑了起来。

    妥了!

    原本以为到了绝境。

    没想到,江鱼儿一句话就将绝境反转……简直就是救道门于水火。

    但佛门的脸却黑了下来。

    特别是宝庆,此时的他几乎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此子,不容小视啊!”

    宝庆心里暗道一声,不过,脸上终究还是保持住了应有的礼仪。

    他略一思索,又再次开口道:“看来江御使对道家的学问亦有所涉猎,不知可否再答贫僧一问?”

    “可以,请问吧。”江鱼儿点了点头。

    “听说道门有一句名言,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知江御使可知其意?”宝庆再次开口。

    江鱼儿就笑了。

    秃驴宝庆,又想给人下套?

    不过,他并没有戳穿,而是很坦荡的回答道:“这句话出自于庄子的《逍遥游》,意思指,至人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真正的神人一生都没有功劳,真正的圣人一生都没有名气。

    在庄子的思想中,他认为孔子就是一个至人。

    因为,孔子的一生多数时间都是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一直在教徒弟做学问和为天下的太平着想,而不是为自己赚更多的财富过上富贵的生活。

    如此,才可以称为至人。

    不知可对?”

    宝庆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就越发的明显了:“江御使解的极好,可既然道门讲究清贫,不要功劳,不要名气,又为何要争国教之位呢?这样的举动,是否有违道家的思想?”

    我就知道你要来这一套!江鱼儿面色平静,直接回道:“宝庆大师误会了。”

    “噢?我有何误会?”宝庆不解。

    “道门确实是讲究清贫,不要功劳,不要名气,但是,在看天下苍生陷于水火时,又岂能不挺身而出,勇敢承担道门降妖除魔的责任?”

    江鱼儿继续说道:“而我说的误会,则是立道门为国教之事,并不是道门有意争取,而是因为我大秦需要道门,所以,道门不得不站出来。佛门不是讲究‘有缘’吗?大秦需要道门,而道门同样需要大秦,这不正应了佛门的‘缘法’之说吗?宝庆大师作为佛门高僧,不会不知此理吧?”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