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有点不对劲



冯正奇让探子们尽量摸清楚对方的具体情况,然后紧急召集所有将领开会。

这一次,景熙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

他现在的身份是监军,手里有一块“如朕亲临”的牌子,意思是代替皇帝出征。

换句话讲,他就是个吉祥物的角色。

所以即便一路上跟着研讨作战方案,但到了上真张的时候,他却并不插手。

打仗这方面,冯正奇与那些将领们才是专业的。

他充其量就是会些纸上谈兵的理论而已。

景熙看着冯正奇派兵遣将,心里头有一种微妙的神奇感。

往前数十年,谁能想到大舅冯正奇会成为兵马大元帅呢?

明明姥爷冯大学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臣,不想却培养了一家子的武将。

现在冯氏一族的所有男丁,全在军中效力,而且职位都不低。

这一次来东胡作战,冯家人就来了四个。

除了冯正奇是大元帅外,他的两个弟弟冯正澜和冯正磊分别是负责粮草和作战的将军,他的儿子七郎冯向海是先锋官。

真真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整个东征大军团结地像铁桶一样。

由此可见,他皇兄对冯家人还是非常信任的。

应该是这十年里冯家人的表现,入了皇兄的眼。

冯姥爷把书院办的红红火火,给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冯家儿郎一心报国保卫边疆。

这样的家族,值得皇帝的全心信任。

在景熙略微走神的时间里,冯正奇已经安排好了此次作战的计划。

冯向海作为先锋官,自然是要率兵冲在最前面。

他的先锋营有五千人,全都是骁勇善战的精兵强将。

得了这个光荣任务后,一个个激动地嗷嗷直叫,士气十足。

景熙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热血沸腾。

他举着御赐金牌,代表皇帝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把将士们的士气鼓舞地更加饱满了。

冯向海带领将士们冲在最前面,二舅冯正磊带着三万将士紧随其后。

即便敌军只有一万人,他们也不敢有丝毫轻视。

东胡国民风彪悍善骑射,作战力极强。

而与他们结盟的东陵国更是素来狡诈,阴险得很。

事实证明,冯正奇的担忧是正确的。

东胡国和东陵国的联军,的确是块硬骨头。

要不是他直接用三倍的人数压过去,恐怕还真干不过他们。

好在,朝云国这边人数众多,打起仗来也都勇猛无比,最后总算是打败了对方。

冯正奇率大部队过来后,看着被杀被俘的敌军,还有大批的马匹粮草,满意地大笑出声。

“儿郎们,首战告捷,论功行赏!”

当晚,朝云国大军欢欣鼓舞,将士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庆祝这场胜利。

冯向海因为作战勇猛,而且砍下了对方将领的首级,被重重地奖赏了一番。

很多将领过来给他敬酒,把他夸上了天。

不过冯向海却并没有大家预想地那么开心,他的眉头一直紧锁着,酒也没喝几口。

景熙见他这样,就找了个机会问到:“七郎,你怎么了?

是不是哪里受伤了?

让甜甜给你看看。”

冯向海摇头,“没有。

我就是觉得有点不对劲,敌军逃跑的样子不合理。”

“哪里不对劲?”景熙忙问。

他最近和冯向海接触颇多,知道他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霸道蛮横了。

现在的冯向海是个有勇有谋的少年将军,打仗经验非常丰富。

而且这次他又是冲在最前面的先锋官,对敌军的了解绝对比留在后方的人要多得多。

冯向海见景熙毫不迟疑地就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由得露出了今晚第一个笑容,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据我所知,东胡国人最是爱惜马匹,轻易不会舍弃。

但是之前敌军败退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牵走无主的马匹。

除此之外,他们逃跑的路线上散落了很多肉干袋子和水囊之类的。

我们并没有派兵追击,按理说,他们不该逃得如此狼狈才是。”

冯向海每说一样,景熙的神色就冷肃一分。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光是听冯向海的描述,这事儿就不太正常。

尤其是那些物资,听起来更像是对方故意丢弃,生怕对方不知道往哪儿追似的。

景熙略微思索了一下,“你没把这事儿告诉大元帅么?”

冯向海撇嘴,“那老头被胜利冲昏头脑了,非说我疑神疑鬼。气死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