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冯大学士



祝县令本想找由头拒绝接收犯人,他这边都乱成啥样了,可没有工夫伺候那帮京城来的大爷。

对,就是大爷,高高在上的大爷。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哪里来的勇气和自信,都被皇帝抄家流放了,还不忘了摆臭架子。

到了村屯里之后,经常颐指气使的,和本地村民总能发生矛盾。

甚至还有一些纨绔子弟欺男霸女,或者是打伤人命的。

祝县令曾经听到过别的县令互相交流,心里就忍不住想:皇帝这是没有判错,就这样的流放都是轻的。

不知悔改的东西,就该直接死刑或者是发配到矿上干活去,好好地给朝廷做贡献,这样才是真正的赎罪呢。

不过这些事情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管的,他也就是在心里随便牢骚几句而已。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有朝一日,这差事竟然会落到自己头上。

更让祝县令没有想到的是,被流放的人,竟然是冯宏昌,当朝最有名的大学士之一。

他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朝云国大半文人的榜样,也是很多学子的恩师。

一直以来,他都是耿直清正的代表,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大儒。

祝县令在京城的时候,就特别崇敬他,还远远地听过他讲学。

这样的人,怎么会触怒龙颜呢?

祝县令满脑子都是疑问,但由于远离京城太久了,他的消息极其闭塞,所以无从得知其中因果。

不过就冲着知府把人要送到永平县来看,冯宏昌现在肯定是彻底落魄了,连打点的银子和人脉都没有了。

哦,也有可能是他的清高秉性不允许家里人这么做。

反正不管怎么样吧,祝县令都做不到坐视不理,于是非常痛快地在交接公文上盖了章。

知府派来的差役见到他盖章,顿时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天哪,总算是把这个烫手山芋甩出去了。

他为了这事儿已经走了好几个县城了。

其实冯宏昌一家在蝗灾之前就已经到了安定府了,但是果真如祝县令猜测的那样,根本就没有理会过知府,更别提给他送礼打点了。

知府心里气得要死,但是又碍于冯宏昌昔日的名望,他也不敢做的太过,就只是把他们一家送到了距离府城不太远的一个村子里。

那边的县令也是知府的人,私下里想要给冯宏昌一家点教训。

但是他却没想到,文人家里的孩子却是个个会武的,差点没把他打死。

并且人家还说了,县令要是敢继续嘴贱或者是给他们使绊子,那冯家昔日的门生和旧友们,绝对不会置之不理的。

得,这是惹不起的祖宗,他总躲得起吧。

于是那个县令赶紧找到知府,请求把冯家人换到别的地方去。

知府得了好处,立即应了下来。

结果,接下来的好几个县令,都是差不多同样的骚操作,最后得到的都是差不离的结局。

只能说什么人养什么鸟,知府那个目无法纪的人,培养出来的下属也都差不多德性,一个个的又坏又蠢。

前几天冯家人又把当地的县令给收拾了,而且还放狠话了,谁要是再敢惹乎他们家,就连知府一起收拾。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冯家已经落难至此了,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惹急眼了,就把整个安定府的官员全都拉下马。

这话传到知府耳朵里,差点把他的魂儿吓飞了。

对于冯宏昌的人脉和影响力,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敢小觑啊。

据说他是因为在朝堂上公然顶撞皇帝而被抄家流放的,里面可能还涉及到皇子派系站队的问题。

这种罪名其实可大可小,现在是皇帝生气震怒,把他给流放了。

说不定哪天皇帝就反悔了,又想起冯宏昌的好,一道旨意就又把他赦免召回了呢。

官场的事儿,谁又能说得准呢,所以能不得罪就还是尽量不要得罪他家啊。

知府有了这样的认知,自然就是投鼠忌器,不敢招惹冯家。

但是把他家留在自己的地盘上,又实在是添堵。

思来想去,知府觉得还是永平县最合适了。

祝德运那家伙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一点都不懂官场规矩,这回就给他点苦头吃吃。

就这样,知府决定把冯家这个烫手山芋扔给祝县令了。

负责监督冯家的这个差役,这几个月跑了好几趟了,都快要崩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