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再也不飘了



陆佳甜全程听了挖大坑存雪蓄水的事儿,对她爹想出来的法子佩服地不行。

她最多就是想到了弄一些大坑池塘之类的,存雪存冰,却没想到,还能利用这个机会,让老百姓们得到点实惠。

果然还是她太年轻了,要学的东西很多啊。

不过她爹光想着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了,还有个更重要的事儿一直没提,可把陆佳甜急坏了。

眼瞅着祝县令就要走了,陆佳甜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才不顾自己小孩子的身份出声发问。

她就想知道一下,永平县遭灾的事情,皇帝知不知情。

这古代没有电话网络,也没有电视广播,信息传递慢的不行,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瞒报灾情,或者是克扣赈灾钱粮,而朝廷却很难发觉。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很容易就被那帮欺上瞒下的坏家伙给蒙混过去,无法得知真正的民间疾苦。

陆佳甜从祝县令刚刚的话里听出来了,他们所在的北定府知府就不是啥好鸟。

那家伙非常有可能干出来那些欺上瞒下的事情来。

祝县令被陆佳甜给问的一愣,随后苦笑了下。

他没有把陆佳甜当做不懂事的小屁孩给轻易打发了,而是非常认真地回答了她。

“我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否知道了永平县的灾情,更不知道陛下会下什么样的旨意。

因为我就只是个小小的县令而已,没有权利过问这些。”

按照朝云国的制度,县令的奏折报表都是呈给知府的,然后知府整理汇总后再呈送吏部户部等相关部门,最后才有机会送到皇帝手里。

所以别说是祝县令了,就是知府大人也轻易没机会接触到皇帝,除非被召见。

而朝廷下达的命令,也是先到知府那里,之后他再派人往下传达。

作为最不受知府待见的县令,祝县令的消息是相当闭塞的。

他最近接连向知府请示开仓放粮,请求知府拨款救济,但无一例外地都被驳回了。

知府还反过来要求他尽快将今年的赋税都收齐,该上交府库的一文都不能少。

这种情况下,祝县令是真的不知道朝廷里面到底是啥情况,更不知道皇帝是个啥态度。

祝县令一脸无奈地解释完这些之后,神色更加颓丧了。

陆佳甜的小脸上也一片凝重,心里头怄火地够呛。

按理来说,朝云国的这个皇帝,还算得上是个明君,前几年粮食歉收都能减免赋税,今年绝收了,应该会给老百姓一些救济粮。

可按照北定府知府现在的表现来看,就算皇帝真的下旨赈灾,恐怕,那些粮食也到不了永平县。

难怪原书里砬子屯的百姓会那么惨,再凡得点救济粮,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

看来,这不仅仅是天灾,更是**啊!

陆佳甜一瞬间又想到了沿途走来看到的那些景象,心里揪揪的难受。

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那些贪官污吏,怎么就敢!

现在砬子屯的百姓们,不需要朝廷救济,也能坚持着活下去了。

可是,永平县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吃的呢!

陆佳甜以前不知道外面是这种情况的时候,心里头还沾沾自喜过,觉得自己改变了原书中的悲惨剧情,像个救世主一样。

可是现在,飘的不行的她,啪叽一下被拍到了地上,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了眼前的现实。

砬子屯以外的地方,并没有因为少遭受一场灭顶洪灾就好过一些。

粮食绝收,草木被蝗虫啃食殆尽,就已经绝了他们的活路了。

这里是落后的封建古代,不是繁荣的盛世华夏。

没有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人民政府。

没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大义。

所以,这场饥荒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就是一次生死考验,能否熬得过去,全靠命。

陆佳甜为自己过去的无知而羞愧不已,她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

倒不是真的想要做个救世主,就是,不为这些身陷苦难的人们出把力,她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而这么大规模的饥荒,绝对不是她凭着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

所以,最终还是要靠朝廷,靠皇帝。

陆佳甜来到这里后,特意研究过,朝云国的国土辽阔,甚至比华夏的面积还要大些,但地理气候之类的,都和华夏比较像。

按照原书说的,朝云国的北半部遭灾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南方没有受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