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童装模特



    说是认亲礼,其实就是两家人坐一起吃顿饭,互相改个口,对方家长分别送个红包。

    而干兄弟关系,只存在于张守民和于贵之间,并不涉及到双方其他兄弟姐妹。

    又论了长幼。

    张守民过了年就十九了,于贵比他大四岁,正好和张红妮同岁,今年二十三。

    于父于母是典型的买卖人,打交道的人多了,说起话来游刃有余,相比之下,张可之不善言辞,若不是认干儿子这样重要的场合,恐怕他都不会待在这里,丁桂花也只能勉强说个家常。

    还好张守国这几年在市里也算历练了不少,陪着于父相谈甚欢。

    于贵还有个妹妹,叫于晓乐,今年十七岁,也在县一中读高一。

    “这下好了,守民在学校也能照应一下。”丁桂花笑道。

    “是啊,”于母也附和,“守民,你在学校多照应下晓乐,你学习好,晓乐脑子笨,你用空多教教她。”

    “行,干娘。”张守民笑应了。

    却听于晓乐哼了一声:“我才不用他教呢。”

    “你这孩子……”于母脸色微落,又打圆场,“真是让我惯坏了……”

    “拉倒吧,你还让守民教你?”于贵不客气地嗤笑妹妹,“就你那个脑子,再教也拉倒,还是别浪费守民的时间了!”

    “你……妈!你看我哥!”于晓乐被当众拆台,气红了眼。

    “哎呀,行了你们俩个,也不看看今天什么场合,还跟在家一样?”于母微恼。

    “不打紧不打紧,这不从今天起,咱就是一家人了嘛!”丁桂花并不在意于晓乐的态度,有钱人家娇生惯养的女孩子,骄纵一点也正常。

    于母抿唇一笑,点点于晓乐的额头:“虽你大娘替你说话,你也不能这样了啊。”

    于晓乐嘟着嘴点点头。

    “这就是晴晴吧?常听守民说起。”于母转向张晴,笑着摸了摸她红润润的脸蛋,“长得真好,瞧这大眼睛,多招人喜欢。”

    张晴的眼睛又大又圆,嵌在一张不到巴掌大的脸蛋上似乎占了一半去,所以旁人总是先夸她的眼睛。

    “晴晴,向奶奶问过年好!”王英如挥挥张晴的小手。

    张晴眨眨眼,奶声奶气地:“奶奶,过年好!”

    “哎呀,可了不得,这么小说话就这么清楚了!”于母啧啧称奇,又问,“多大了?”

    王英如笑道:“刚一周岁零两个半月。”

    “小丫头说话早!”于母越看越喜欢,忍不住把张晴抱起来,“看这个伶俐劲儿,一看就是个聪明孩子,”又对丁桂花道,“嫂子,你可真是有个好孙女!”

    “这孩子打小儿就乖巧,你跟她说什么,她就睁着眼好好看着,就好像什么都懂……”对这个孙女丁桂花也是真心喜爱,说起孙女来就滔滔不绝。

    两个人说起孩子倒是有不少共同话题,很快便热烈地讨论起来。

    “我现在也盼着贵儿能早点结婚,赶紧生个孩子,趁着我现在能干得了还能帮他照料照料……”

    ……

    张晴听了一会儿,见张红妮正给在座的每个人添茶水,便打量起人来。

    二叔的干兄弟,张晴前世也知道,只是几乎没见过面,印象不深,只记得前世二叔做生意他借给二叔不少钱,后来二叔被人骗,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为避债举家搬离之后,于贵逢年过节的还会来看望奶奶。

    那时二叔都多年不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了。

    二叔甚至连新家安在何处都没告诉他们,就怕被债主打听到了追上门去讨债。

    听说他之前借了这个干兄弟不少钱,一分都没还,而于贵即使这样还能来看望爷爷奶奶,可见这人的人品。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张晴对于贵的打量就多了起来。

    于贵是个让人打眼一看便觉得清爽干练的青年,薄薄的单眼皮,眼睛不是特别大,却很有神,目光清澈,偶尔带着一股凌厉之气。

    他说起话来吐字清晰,声音清朗,此时正跟张守民说起他名字的由来:“我出生的时候早产,在医院里花了不少钱,我爸说‘生个孩子这么贵!干脆叫于贵得了!’”

    说完跟张守民一起笑起来,带着青年人特有的恣意轻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