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奏



    君安殿,年逾五十岁的天威帝躺在软榻之上,他的手中,拿着大臣们的折子。

    贴身内侍曹公公侍候在身边。

    天威帝虽然己经是年近五十了,但精神看起来还是不错。最近龙体不佳,气色看起来大不如往日。

    此时,他一身明黄色的长衫,随意的套在身上,软榻之上,也放了厚实的毯子盖着。

    时不时的,他会轻轻的咳嗽几声。

    门外,寒风乍起。窗子外面,几许冷风钻了进来。

    “皇上,您该休息一下了。”曹公公看看时辰,劝起了天威帝。

    天威帝身为天子,为天朝可谓是鞠躬尽瘁,就算是身在病中,也依然心系朝堂。

    天威帝将手中的折子,狠狠的摔在了小几之上。

    脸上的怒气,不由的燃起了几分。

    曹公公虽然看出有异,却不敢多言。

    “皇上,悦贵妃差人送来了山梨琵琶粥,说最是清痰,您要不进点儿?”

    天威帝长叹了一声。

    “再好的粥,又怎比梅妃的山楂雪梨鸳鸯粥?”

    曹公公禁声,不再言语。

    “你看看这个……”

    天威帝随手一挥,将刚才自己看过的折子,扔到了曹公公的手中。

    曹公公忐忑,他是内侍,怎敢看下臣给皇上上的折子。

    “皇上,奴才不敢。”

    “朕说让你看,你就看,哪来的那么多废话?”天威帝龙颜不悦。

    曹公公只得打开,看了几眼,这一看可不打紧,当时,他的神色便紧张了起来。

    这是一个四品言官刘振的折子,他竟上奏天威帝,要他对无圣旨私自入京的五皇子苏子墨从重处罚。

    天威帝见到自己十五年未见的亲生儿子,正是高兴之时,这个刘振竟是不知死活。

    “皇上,不可处罚五皇子啊,他可是一片孝心,十五年未见自己的父亲,任哪一个做儿子的也放不下啊。”曹公公此语一出,正中天威帝的心事。

    他老了,快五十岁了。这些年,他越发的思念从前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了。

    原本,苏子墨无旨回京,确属不对。但是,这天朝是天威帝的天下,他说对便是对的。

    那刘振,定是受了别人的挑唆,才敢如此不揣圣意,惹得天威帝的不满。

    现如今,天朝朝堂共分三派,一派是以宰相周明镜为首的南派,另一派是以太尉上官政为首的北派,中间还夹杂了一派以兵部尚书李见春为首的清流。

    这三派,共辅天朝。为朝政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又一团和气。在天威帝的平衡之下,这些年来,倒是没有出过什么大事儿。

    刘振入朝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在朝中根基不深,一直坐在四品言官的位置上。平时很少发言,现在,在苏子墨回京的这件事情上,他倒是跳出来了。

    “皇上,昨个儿,奴才不小心说漏了嘴,说皇上惦记梅娘娘的山楂雪梨鸳鸯粥,这话让五皇子知道了,今个一早儿,五皇子就亲自下厨熬粥,说,要给皇上做一碗独属当年回忆的山楂雪梨鸳鸯粥呢。”曹公公的话有点儿多了。

    天威帝的脸上,荡起了一抹的笑意。但是他嘴上却是责怪了起来。

    “堂堂一个皇子,竟然下厨熬粥,成何体统?”

    曹公公看天威帝的脸上出现了笑意,那颗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来了。

    这天下还是天威帝的,要不要处罚五皇子,他说了算。

    “朕听说,那个叫刘振的,膝下只有一个儿子?”

    曹公公点头:“回皇上的话,刘大人生了五个女儿,好容易才捞了一个宝贝儿子,那刘公子今年刚满十三,平素里刘大人对他宠的厉害。”

    天威帝的眉头一皱。

    “都十三岁了,该为朝廷出力了,传朕旨意,刘振这些年,为天朝鞠躬尽瘁,实属不易。朕感念他一番忠心,封刘公子为九品外委,随袁玉玄为国出力去吧……”

    曹公公一惊,登时缓过来了神。

    袁玉玄将军乃天朝大将,一直驻守边城,为天朝看守西大门,现如今,天威帝遣那刘公子去往边城,这不明摆着是不满意刘振的上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