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先为不可胜



    韩赞周体谅郭东新婚,隔日一早,才同谢文治、冯仪三人乘坐沈继之安排的两辆马车,赶来石庙,要面见郭东。

    郭东并没有出现,接待他们的是新妇沈燕青。

    从沈燕青高耸的发髻便可以看出,她如今已为人妇,一袭绛紫色长裙,上身着的是、新婚气息尚存的大红夹袄,衬得她绝美的容颜,便如盛开的桃花一般明艳照人。

    眉宇之间,少了几分冷厉,多了几分雍容,兴许还有几分初为人妇的羞涩,行止沉稳,气度非凡,宛然已是郭宅女主人的模样。

    婚后的沈燕青,与往日相比,已判若两人,就连熟知她的谢文治此时也在感叹,看来女人还是得嫁人,婚姻确能成就真正的女人,若是个不知晓的,还以为她是天降的谪尘仙子。

    谢文治虽然没见过郭东,但听到关于他的传言,却不知凡几,都说郭东生得一副俊美面孔,比之宋云潘安,亦不差分毫,若如此,那就只有他,才能配得上沈燕青这样的女子,二人珠联璧合,天生一对。

    谢文治说明来意,又向沈燕青介绍了韩赞周,不料,沈燕青却道:“郭东去了梅镇,人已不在石庙。”

    韩赞周郁闷坏了,这一路,他都不怎么顺。

    好在即使郭东不在,韩赞周提出要去铁厂看一看,沈燕青也爽快答应,叫来甘薪,领着三人去了铁厂。

    因为天冷,二道沟结了冰,水车转不了,化铁炉子也熄了火,工人们都在做保养,能看了的东西不多。

    长枪还在赶工,但郭东吸取上回孟希哲来访的教训,早已做了安排,自然不会轻易让外人探知。

    韩赞周又是个不懂行的,转了一圈儿,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唯一的印象就是,铁厂里的伙计都十分年轻,比如管水车的那个叫雷武;正在摆弄座钟的那个叫方书,学徒也都是少年人,唯一年长的,便是甘薪。

    这当然是郭东的主意,少年人脑子快,消化能力强,关键的,郭东打算让每个人都识字,上了年纪的,再习字,就非常困难。

    谢文治点头,笑道:“看来,郭东确在践行他说过的一句话。”

    韩赞周很好奇,问道:“郭东说了什么?”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韩赞周品味一阵,欣喜道:“这话倒是不错,咱当今万岁,便是个少年人,咱家回京,少不得要跟万岁爷说道一番。”

    三人从铁厂出来,乘坐马车,赶回得月楼,下了马车,韩赞周见到得月楼门前排起了长队,队伍延伸到柜台前,有人骂骂咧咧地,还在推搡,吵得不可开交。

    得月楼的伙计站在凳子上,不停地喊叫:“人人都有份儿,不要挤,排好队,不明白的,看告示,告示上写得明明白白。”

    柜台前,贴有大大的一张告示,三人遂决定先看告示。

    告示确是明明白白,原来,得月楼正在售卖石庙出产的火柴,标价,一两三钱一片。

    这价格倒是比韩赞周听说的要便宜一些,不过,告示还说了,一人只限一片。

    这又是郭东的授意,在后世,这叫饥饿式营销,商家越是限量,人们反而越想先得为快,加之,这里的价格是一两三钱,比市价便宜,当然会引起哄抢。

    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黄牛党,他们会想尽办法囤积火柴,比如,买完一片,接着排队再买,或者干脆出银子,请人代为排队,饥饿营销必然导致场面混乱,这或许正是商家想要的效果,用轰动效应,来博取路人的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