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写字关



  陆前摸着长胡子,颇有几分期待:“怕是城中大户家中的主母都出来踏青了!”

  “农耕已忙完,又值休沐,天气亦好,她们自然是想带着家中年幼的儿女们去橘山逛逛。”武量一摊手:“昨晚我都听蒙小姐在和朱大人商量,恐今日人太多,打算明日再去橘山。”

  “哈哈,朱大人家中的儿女年龄尚幼,朱夫人自是有些担忧,不过这样也好,他们久别重逢,在家里可以好好温存。”陈元鹰策马上前开始插队:“我们就不怕了,只管去!”

  他们的马一路不断地越过那些缓缓前行的马车,见缝插针地向前跑去,一直到前方出现了知州大人的官轿。

  陈元鹰这才放缓马速,挥手示意身后的人都缓行跟在后面。

  ……

  正在轿内安坐的庆州知州胡亦社初时听到身后的众马奔腾之声,正疑惑着是谁家的人冲得这么快,就听那马蹄声已放缓。

  猜测可能是哪家的后辈们跑到前头来了,认出了自己的轿子,不敢超越,胡亦社便莞尔,掀开轿帘,问轿边跟着走的师爷:“看看后面那些骑马的人是哪家的?若有急事,咱们让一让也无大碍!”

  师爷忙应下,转身,急急地越过了后面知州夫人和小姐、公子的马车,朝着陈元鹰一行人快步走去。

  刚走近,师爷看清了武量的容貌,心里便是一个咯噔,再一瞅那跟武量长得极为相似,只是多了两撇小胡子的武成,双腿顿时软了,慌忙躬身抱拳:“小的是知州胡大人的门客,姓方,敢问前面可是……可是宁远侯府的武公子当面?我家老爷说了,若是武公子有急事,不妨先走!”

  武量先有些错愕,但马上就请示地看了陈元鹰一眼,见他微微点头,便笑道:“既是如此,且代本公子多谢胡大人的好意!我等先行一步,还请胡大人莫要声张!”

  见这位方师爷慌忙抱拳让到一边表示不敢,武量便笑着一夹马腹,跟着陈元鹰又催动马匹继续前行,在超过了胡亦社的轿子时,朗声笑道:“胡大人,武某多谢了!”

  听到这声明显还比较青涩的武某自称,轿子里的胡亦社心里一颤,忙再次掀开轿帘,看到这些御马们奔腾而过,忙看向急跑过来的方师爷:“这是……。”

  方师爷苦笑:“是宁远侯府的武公子,还让老爷您莫声张。”

  胡亦社呆了一呆,想起京城的传闻,顿时了然地摆手:“无妨!本就是休沐,又是诗会,他们想去看看,也是正常。”

  不过,听说这位纨绔王爷文不成武不就,并没有什么才名,想来也是如此,才微服私访,不愿意自己声张吧!

  ……

  比起龙州的萧条和荒凉,庆州城外明显已经是春回大地,随处可见含苞待放的花苞和抽出了新芽的树枝,尽显出勃勃的生机。

  快到橘山脚下时,已摆满了小吃摊和茶水摊。

  在那橘山的半山腰处,隐约可见有高台搭起,不少人头在晃动。

  数驾飘着半透明纱帘的马车在道路边一溜排开,只是除了车夫之外,再无别人。

  “宫林,去买点水和小吃,我们带上去!”陈元鹰迅速发话。

  不多时,他们一行人已骑着马来到了半山腰处的一座亭子前。

  亭外有一堵由木头和竹片扎成的篱笆墙,向两边延伸开来,这入口处宽达数米,由两名膀大腰圆的护院守着。

  里面已经有戴着方巾的书生和穿着比较通透的妙龄女子在拾阶前行,还能隐约听到女子的调笑和招呼声。

  陈元鹰勒紧缰绳,令跨下的踏雪逐渐停下,再示意宫林上前去询问。

  不多时,宫林有些古怪地返回:“少爷,若想进去,要么就是持有曲宴楼或者书院发出的请柬,又或者,现场做一首能得到他们认可的诗,或者写一幅他们能认可的字。而且一名读书人,仅能再带一名下人和一个朋友。”

  陈元鹰微松了口气,目视刘召和罗明:“你们俩谁的字好?”

  刘召面现难色,罗明则微微抱拳:“卑职可以试试!”

  陈元鹰这时很庆幸原身的字,在已故皇后的严训下,练得还算马马虎虎,不至于吃闭门羹:“武成,走,咱们三个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