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六-第2/3页





    外卡赛的比赛顺序通过抽签来决定,比赛场地并不是在法网正赛的场地,而是在更远一些也更小一些的室外球场,甚至是街头网球场。许多场比赛会在同一时间段同时进行,规则也是能更快决出胜负的单场淘汰赛制。

    当然,虽然看上去场面很简陋,但哪怕是外卡赛,裁判也是法网赛事组分配过来的专业裁判。

    外卡赛中聚集了不少从前有过名气但年纪渐长以后实力下降的选手,也有大量世界各国试图进入职业世界的青年选手。这些选手名义上是职业选手,其中大部分也有签约俱乐部,但实际上正处在职业与非职业的边缘。

    可能这场比赛打完他们就被职业世界拒之门外,也可能从这场比赛开始一步一步一直走到职业之巅。

    聚焦外卡赛的记者并不多,大多是跟着会参加外卡赛的选手来的。

    今年正赛的种子选手已经定下,128个名额大致分为八组,每组十六人,其中每组都有一位种子选手(也即是去年法网的八强),有两个资格赛位置留给从资格赛中脱颖而出的“新鲜选手”。

    具体的分组名单还未定,要等到资格赛选手出炉后,所有选手共同抽签。

    所以实际上,资格赛名额只有十六人。

    资格赛三轮,所以参加资格赛的选手一共有一百二十八人,这其中又有部分是at排名更低,需要打资格赛,却不需要打外卡赛的选手。

    留给外卡赛的晋级名额只有128人中的四分之一,也即是三十二个名额。

    而各大俱乐部推荐的青年选手,便不止这个数。

    有趣的是,外卡赛两轮,全部参加外卡赛的名额,也正好是一百二十八人。

    这可以认为是美好的数学巧合,也可以认为是组委会精心设计过。仁王发现以后觉得很有意思。

    他的外卡赛第一轮的对手和时间地点已经公布了,是一个已经四十岁,快要退役的资深职业选手,曾经的最好成绩是进入过法网三十二强,西班牙人。

    西班牙的职业选手大多擅长红土场,许多来自于西班牙的职业选手,在四大满贯中能拿到法网冠军,却拿不到四大满贯中的其他奖杯。

    这位资深职业选手正是想要在退役前再试一次拿到法网的名次。

    他放弃了四大满贯中的其他比赛,只专注于法网,这两年虽然总在打外卡赛,但也都进入了正赛名单。

    仁王却没什么压力。

    他看完了经纪人拿给他的对手资料,对经纪人“你的感觉如何”的问话,偏过头想了一会儿,才笑道“该告诉他,时代变了,老人家就快点退役。”

    “他擅长法网。”经纪人提醒他。

    “勉强进入正赛的水平。”仁王回应道,“如果我连这样的对手都会输掉,那俱乐部的投资不是亏本了吗?”

    经纪人无言以对。

    “虽然网球是一项可以长时间进行的运动,能打到四十多岁的职业选手有不少,但可不是谁都是费德勒和纳达尔。”仁王嘀咕着,“这大叔今年正好四十?该由我来告诉他,他该退休了。”

    这种话如果在国内说,被人知道,是会必然被打上“狂妄”和“失礼”的标签的。

    那毕竟是“前辈”。

    不过在国外就没有这种说法了。

    实际上仁王这样狂妄的评价经纪人听在耳里也没觉得有任何问题。实际上他也觉得仁王会赢,这两年来仁王不败的成绩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