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我们不是夫妻吧?-第2/3页



  “拜见方相!”

  方修看向他们,问道:“让你们筹办银行,可有方案了?”

  官吏面面相觑,表情都有些尴尬。

  方修见到这一幕,立刻明白,这些家伙距离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还远,摆摆手道:“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能解决的,本相给你们解决。”

  此话一出,几名主事眼眸一亮。

  沉默了片刻后,户部侍郎鲍启站了出来,苍老的脸庞拧在一起,有些为难的道:“最要紧的还是缺人,缺银。”

  顿了顿,见方修没有说话,他又继续道:

  “方相您送来的那几本书,下官仔细研读后认为,想要实现银行的基本功能,最起码要保证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银行。

  先不说开办银行需要宅邸和仓库,就说开办银行后要派人员打理......这几日,度支的吏员仔细的统计了一下,这一部分至少需要三四千人。

  银行与银子息息相关,派去的人都要经过层层筛选,最重要的是有一颗赤子之心,否则打理银行,每天面对这么多的银子,早晚要起歪心思.......

  这一点,下官深以为然。”

  方修听见这话,表情变得有点奇怪。

  环视一周,发现户部的官吏都显得有些局促。

  很显然,鲍启这话别有深意。

  想一想,倒也正常,上梁不正下梁歪,先不说方修如何,就说户部的主官秦兴言,那是个什么样的人,没人比方修更清楚。

  给他一万两银子,他敢贪墨九千两!

  也就是经历了指鹿为马的风波后,才收敛了许多。

  户部主官如此,这些主事估摸着也差不了多少。

  整个户部,可能也就是新调任来的鲍启,手上能干净一些。

  想到这,方修看向鲍启,开口道:

  “在本相看来,世上拥有赤子之心很少,有些人能够抵挡诱惑,只是因为那点诱惑还不足以让他动心。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底线,有的人一两银子就能收买,有的人则需要一万两银子,还有的人得一百万两!

  银行成立后,每天接触到的银子,都是数以万计,整个大乾都未必能够找到四五千个能抵挡住如此巨大诱惑的人。

  因此,指望人的赤子之心,没有意义,还是要制定各种规矩!”

  说到这,顿了顿,继续道:

  “这方面,你不要有太多顾虑,挑选人的时候,只看能力即可。”

  鲍启沉默了一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附和道:“方相说的是......

  只是,想要挑选出四五千名能够打理银行的人,也并非易事。”

  整个大乾,官吏加在一起才一万多人。

  创建银行,一下子就要招募四五千人,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方修想了想,道:“其实,一座银行只要有一个能够打理的人就好,其余的人,只要读书识字,经过培训,也能上任。”

  鲍启犹豫道:“恕下官直言,下官原先对这些人的要求,也只是读书识字。”

  “......”

  此刻,方修算是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做世上最缺的就是人才。

  之前,无论是招募新兵,还是募集工匠,都不用太过考虑这个问题,培训一段时间,大部分都能胜任。

  但读书人却不一样,想要培养一名读书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最重要的是短时间内还获得不了回报。

  毕竟,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然。

  只是让他们读书识字,又是另一回事。

  方修沉默了片刻,看向鲍启,正色道:

  “人员的事,本相来想办法,银行还是要办,只不过数量裁撤一些,先在商贸繁华,人口较多的城市办,其余的城市,以后再说。”

  听见这话,鲍启点了点头,看向一旁度支部的官吏,吩咐了几句。

  紧接着,又道:“除了人员,资金也是一个问题,我大乾的百姓并不富裕,手上的银子并不多,他们宁愿藏在家里,也不会存在银行。

  银行创办后,估计只有少数的富商巨贾愿意将银子交给银行保管,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银,仅靠国库的银子,恐怕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贷款业务。”

  听见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