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讨没趣-第2/3页





    省%委宣传部林副部长在县%委赵书记陪同下,笑着走向盛正,“小盛,真不错,”

    “部长这边请,我可不敢居功,这都是郭处长打下的基础,”盛正说。

    “哪里,”陪同前来的郭国坚连忙摆手,“镇里发展这么快,变化这么大,这都是盛县长的功劳,”

    “都不错,都不错,”林副部长笑道。

    这样的话,也就他们俩会说,这两个年轻人,靠山都很硬实,再谦虚,只要是他们的功劳,谁都抢不走。

    对这一点,县里的赵书记认识最清楚,但他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没有五里坳,郭国坚、盛正这样背景的人调到县里当副县长,他还真担心自己的位子能坐多长时间。

    有了五里坳就好,这些高官子弟,一门心思的就扑在这,完全不管县里的其它事,顺带着县里在一些项目的审批、转移资金的划拨等,这些需要上级支持的事情上,都比以前顺畅好多,他现在都希望下一个来这里任职的,来头越大越好。

    “这是?”林副部长看着眼前大楼问。

    “这是嘉盛工业园的综合楼,”盛正解释道,“镇政府还在上面,太小,容纳不了这么多媒体的领导,就向嘉盛借了这个地方,”

    “林部长,是现在这里转转,还是现在就去镇政府视察?”赵书记问。

    “等记者们过来吧,”林副部长说,“镇里经济这么好,却没有想着首先给自己建大楼,挺好,”

    “虽然这几年税收上涨很多,但是以前欠账也太多,镇里现在所有的财政收入,都集中在交通、教育、卫生,这几个方面,”表功,谁都会,盛正也不例外。

    “首先想着群众,这很好,有你们这样的班子,我相信五里坳肯定会越来越好,”林部长点头,“老赵,我看过不了几年,县里就可以争取改市了嘛,”

    林部长这是很有水平的夸了他们一句。

    自从97年国家冻结县改市以来,每年成功撤县改市,包括县改区的,寥寥无几,一年不足7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成功县改市,绝对是对官员们最大的认可,这说明在他们的县,在经济实力和城镇化进程上,都处于前列。

    “部长过奖了,”

    其实县里还真有这个计划。

    县改市,除了政策倾斜、项目争取、下拨资金等等其它的各种好处,关键对官员们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这意味着自己从此进入了省里的视野。

    大部分县里的干部,可没有郭国坚和盛正他们这样过硬背景,能让省里知道自己的努力,大部分在县一级工作的干部,做得再好,省里都是看不到的,由于省市是直接对接的,改成市,这意味着自己的努力,能落入省领导的眼中,晋升空间一下子开阔起来。

    …………

    两辆大巴停在怡佳门前,同行的记者们,提着大包小包下车后,就迫不及待的舒展着身体。

    今天来的这些,在一线的少,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车程,特别是进到县里的这一段路,对他们来说,不是太轻松。

    在这些无冕之王的眼中,这个在省里名气越来越大的五里坳镇,也不过如此嘛!

    他们这些人,都是走过南闯过北,见过不少世面的,比五里坳好的地方,见得多了,有些人拿五里坳跟自己所在的地方比,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自己市里的工业园区不是比这看着还大,还繁华?

    他们才不觉得自己把五里坳这一个镇,跟自己市里最好的园区比有什么不对,他们这会也不会想,这个地方,几年前是多么贫困。

    他们这会的心思,也不在眼前的这个工业园区上,工业园吗,到处都差不多,他们这会的心思,都在冯一平身上。

    作为地方喉舌的记者,他们其实真不好回去报道五里坳镇多么多么好,还讲不讲政治了?

    那样岂不是间接说自己所在的地方发展得不好?领导不得力?

    报道冯一平就保险得多,这个小镇为什么这么好?那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冯一平。

    好像刚才迎接领导的那些人里,并没有冯一平?他不是也回来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