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平行 第三十一章



    迷失的平行

    第十六章

    戈壁沙漠最典型的气候,莫过于他那让人又爱又恨的剧烈的日夜温差吧!

    寒风刺骨!

    余生紧了紧身上裹着的皮夹克,将袖筒和裤管又紧紧的扎了扎,戈壁滩上如果不做好这些措施,凉风穿过衣服的话,会迅速带走你的体温,冻死只是时间的问题。

    余生靠在这个背风的石头窝里,凝望着皎洁月色下的戈壁沙漠。

    一只夜晚出来捕食的沙蛇从洞中蜿蜒爬出,静静的在碎石之间游弋着,在它的前方,一只肥硕的老鼠毫无察觉的撅着屁股在扒拉着沙土。

    沙蛇小心的靠近老鼠,待达到自己攻击距离范围内,忽然出击,蛇头告诉探出,一口将老鼠吞入腹中。

    然后沙蛇心满意足的折回头,缓缓的爬行,回到自己的窝里去了。

    这一切都被余生那良好的视野一丝不漏完全捕捉到了。

    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无时无刻、无时无地都存在着。

    身后脚步声响起,马东明教授的声音传了过来。

    “大卫,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帐篷里休息?在外面呆着不冷吗。”

    马教授来到余生跟前,把余生往石头里挤一挤,紧挨着他坐下来。刚从寒风中走过来,带来了一身的寒气,余生好不容易捂得一点热乎气直接被吹跑。

    余生无奈,朝里面挪了挪,给马教授让个地方,回答道:“睡不着,第一次来到戈壁沙漠上,想看看夜景再睡。”

    马教授裹了裹大衣,抬头看看夜空:“看多了都一样,戈壁上的景象单调的很,走到哪都是一样的,今晚的星星倒是挺亮的,哇哦!好大的风圈!”

    “风圈?”余生抬头,顺着马教授的目光望去。

    马教授伸手指了指月亮周围那一圈环形的白色云彩,说道:“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云彩状的风圈,原先也只是听说过,这种风圈出现的时候,往往就预示着要刮大风了,风圈越大,风力就愈大。”

    余生早就注意到那圈形状特殊的云彩,听到马教授解释大感有趣,问道:“那是不是预示着这两天还有黑风暴到来?不是说我们只是经过了第一波黑风暴吗,还有第二次的黑风暴,大概会是什么时候来呢?”

    马教授摊了摊手,笑道:“我只是个考古学者,又不是气象学家。我所说的这些也不过是些常识罢了,你要是具体问我到底为什么有风圈就要刮大风,我也解释不清楚。”

    月明星稀。

    荒凉的戈壁滩被皎洁的月光渲染成银白的世界,在这个银白的世界里,几个黑色帐篷如同意外洒在画卷上的墨点一般突兀又扎眼。

    天刚蒙蒙亮,夜间的寒风还没有完全散去,营地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从帐篷里的睡袋中钻出来的人们舒展舒展筋骨,就开始收拾行装,开始新的一天的行程。

    今天考古队伍要继续沿着孔雀河的古河道向西行进,必须全力赶路,要在天黑之前到达下一个预定的地点。今天的行程完全是在擦着黑风暴的边缘前进的,所以不容许出差错。

    匆忙的整理收拾之后,车队就匆匆的上了路程。

    单调的戈壁风光,看到乘车的人昏昏欲睡,远处南方的天空黑云密布,云层汹涌翻滚,和这边的天空泾渭分明,一面压抑,一面晴朗,看着就让人觉得胆寒。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灼热的阳光瞬间就侵满了整个大漠,夜晚的寒气眨眼间被驱逐出去,消失的无影无踪,戈壁滩又成了火神的世界。

    临近中午,太阳散发着强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车里的人员在空调中沉沉的睡着,只有警戒的士兵还在勉强保持着清醒。

    有条不紊的行进的车队忽然停了下来,急促的刹车的声音将车上昏睡的人都惊醒过来。

    还没等车上的士兵做出反应,车门呼啦一声的打开了,满头大汗的李文寿带着一身的热气走进车里。

    “前面被人拦住了,是当地的土人,乌拉乌拉的说着什么听不明白,就是不让我们过去。俺过来找大卫先生和那个当地人向导过去看下他说的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