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黑手-第2/3页





    还是有人引诱着董卓在残暴的道路上狂飙?

    诸葛亮即便智多近妖,这时却也分辨不清了。

    ……

    最让人费解的却是,整个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袁绍有大军五十多万,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身边更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

    反观曹操,大军不足十万,还要分兵防备荆州刘表和江东孙策;其粮草辎重,更是无法支撑旷日持久的大战。其身边谋士还行,但冲锋陷阵的大将,除了一个许褚,却再无人能与颜良、文丑以及张郃等对阵的。

    按理,袁绍不说碾压曹操吧,却怎么也不可能让曹操以弱胜强的吧?

    在官渡之战的前期,曹操还真就是败多胜少。如果不是关羽恰好被羁绊在曹营,并为曹操阵斩了颜良和文丑,曹操能否扛住颜良文丑,都是问题呢。

    即便,袁绍折了颜良文丑,只要战局相持下去,他还是能够耗死曹操的吧?

    事实也确实,袁绍还有百多万石军粮之时,曹操的军粮却早已告罄。但偏偏这时,袁绍身边的重要谋士之一,许攸连夜奔走了曹操,并为曹操指引了袁绍屯粮的地方。

    于是,乌巢的一把大火,袁绍百万粮草尽成灰烬,也是袁绍覆灭的开端。

    这一连串的事情,看起来似乎没有毛病。

    但以阴谋家的眼光来看,却是不然。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许攸为何在关键时刻,弃有大势的袁绍,而投奔败局已现的曹操?

    若没有许攸的倒戈,官渡之战,曹操必败无疑!

    后世的砖家叫兽分析,这是袁绍身边的几大谋士撕逼的结果。

    试问,许攸、田丰、郭图等人,既然身为袁绍身边的重要谋士,平日里再怎么撕逼,在关键时刻,难道不知道保持克制?

    非要逼得许攸投奔曹操?

    他们可是与袁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

    只是,这幕后黑手,不让袁绍吞并曹操的目的何在?

    ……

    再说赤壁之战。

    自官渡之战后,曹操便成了北方霸主,又趁着刘表病亡,虎吞荆襄。

    此刻,曹操拥大军几近百万,地盘更是达到了大汉的八个州,粮草辎重不计其数,麾下更是谋士如云,战将如雨,比之当初的袁绍还要强大十分。

    反观孙刘联军。

    刘备是刚刚从新野败退的残军,关张赵虽在,又添了军师“诸葛亮”,却是兵不过三两千。即便算上驻守江夏的刘琦部,刘备的势力也不到三万人。

    孙权虽坐拥江东六郡,还有长江天险为阻隔,其尽起大军却也不足十万。

    如是,孙刘联军相加,也不过十二三万人罢了。

    不说以十二三万兵马,如何敌得过曹操的百万大军,就是江东六郡的钱粮,又怎么能与曹操的八州财赋比拼消耗?

    按说,曹操横扫江东,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但结果却是,曹操却偏偏被周瑜的一把大火,给烧得折戟于赤壁!

    什么骄兵必败,什么诈降,那都是扯淡!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就是以弱胜强的,难道就不会提防在赤壁之战走袁绍的老路?

    即便曹操一时半会儿的想不到,他身边的那几位谋士,难不成也想不到?

    是曹操被人蒙蔽了心智,变得狂妄自大?

    还是他身边也有人,是幕后黑手的布下的棋子?

    ……

    夷陵之战,刘备水陆共进,大军七十五万,沿着长江顺势而下,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江东溃不成军,就连曹魏都被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在背后扯刘备的后腿。

    刘备如此大势,却被陆逊的一把大火,给烧了七百里连营。

    这一把大火,蜀汉的七十五万大军,尽成灰飞不说,就连蜀汉皇帝刘备都驾崩于白帝城。

    这又是典型的以弱胜强!

    话说,刘备经历过官渡之战,也经历过赤壁之战,见证了两次以弱胜强,难道他就没有防备,被江东以弱胜强的么?

    如果刘备有所防备的话,为何还会被江东军以弱胜强?

    演义中记载,后世所谓的砖家叫兽也分析,这是因为酷暑天热,蜀军都躲在密林中避暑,这才给了陆逊火烧连营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