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请假



    今晚陪女友请假两天。

    抱歉。抱歉。

    从小到大,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烦恼。

    小学,父母管的太多,没有自由。

    初中,学习压力大,成绩不理想。

    高中,情窦初开,爱人却还没来。

    大学,是天堂,却发现仅是妄想。

    毕业,迷茫,不知未来路在何方。

    不论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为人处事是我们一直在纠结、在学习、在烦恼的内容。

    不知觉间,因为自己对小事毫不在意,失去了个朋友。

    口直心快,因为自己的神经大条口无遮拦,得罪了个同学。

    犹豫彷徨,因为自己思前想后纠结不已,摊上了“见死不救”。

    为人处事难么?我们不由开始问心自问。

    慢慢的为人处事成了一门学问,衍生出无数分支,让人为处事变得朦胧与扑朔迷离,外加众生芸芸性格各异,使我们更加不懂何为为人处事,更加不明白如何为人处事。

    万剑归宗万道归源,透过分支追溯为人处事的本源,其实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为人处事难在了如何选择,难在了我们始终在衡量、在纠结。

    所以,当我们面对纠结的为人处事之时不妨就事论事。

    1870年6月21日,在天津,有一伙人一把火烧了一座名叫“望海楼”的法国教堂,并杀死了20名外国传教士以及侨民,其中主要是法国人,事后,以法国为首的列强大兵压境,清政府急忙派出曾国藩去调查本案,本案最后以清政府处死16名中国人犯而结案告终——这起事件,就是在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天津教案”,又称“火烧望海楼事件”

    事件起末大致如下: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以后,有很多外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传教同时他们也会做一些慈善工作,比如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儿童。于是很多地痞流氓听说外国人收留儿童,就到处拐孩子,然后卖给教堂,当做一桩发财的生意。

    当时国人普遍具有排外情绪,再加上民智未开,很多老百姓就不理解传教士的做法,后来数十婴儿夭折(因疾病、瘟疫等)死亡。

    神父与修女便安排了丧葬工人掩埋,工人为偷工减料便随意掩埋,而神父却并未监督,因掩埋太浅,夜间野狗闻到气味将死婴挖出吃掉,到了天亮的时候,野狗没吃完的死婴残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百姓并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于是他们开始猜想:教堂杀了小孩。

    当时教堂还有一个职能,就是给人看病。于是有人开始传言西洋人是要用幼儿的眼珠子、脑子做药引子,一传十十传百,顿时引起巨大民愤,纷纷到教堂讨个说法。

    当时法国驻天津的领事叫丰大业,这个人的脾气特别暴躁。他听说这件事后,就去找天津的知县算账,然后一言不合,就掏枪把知县的一个随从(也有人说是知县的儿子)给打伤了。

    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的事情,老百姓不干了,当场就把丰大业给打死了,然后冲到教堂里见人就杀。这次事件还波及到其他国家,混乱中,群众先后打死外国职官、教士和修女,连同丰大业和西蒙在内共计20人。其中包括法国人13名,比利时人2名,俄国人3名,意大利人和英国人各1名。最后老百姓一把火将教堂和法国领事馆都给烧了。

    从国际外交的道理上讲,这是中国人的不对。但是当时的舆论认为,大清子民还是挺棒的,老外欺负我们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出口恶气了。

    所以,怎么处理这桩天津教案,就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当时朝廷把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要让他处理天津教案。

    一方面是国内的舆论压力,谁要是偏向洋人,谁就是汉奸,肯定会遗臭万年。另一方面洋人也不是吃素的,当时法国人已经把军舰开到大沽口了。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臣,如果不跟洋人妥协,不做出适当的处理,就是对国家的一种不负责任,这道难题就摆在了曾国藩的面前。

    曾国藩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今天再来看,会发现他其实处理得很简单,分三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