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再改豌豆射手-第2/3页





    功能层主要就是进行数据的一些处理,比如以下代码:

    intencodeLong(longlongintsrc,unsignedchar**ret,int&len)

    {

    unsignedchar*buf=(unsignedchar*)malloc(9);

    memset(buf,0,9);

    unsignedchar*p=buf;

    *p++|=LPUSH_FMT_LONG;

    *p++|=(src>>56)&0xFF;

    *p++|=(src>>4&0xFF;

    *p++|=(src>>40)&0xFF;

    *p++|=(src>>32)&0xFF;

    *p++|=(src>>24)&0xFF;

    *p++|=(src>>16)&0xFF;

    *p++|=(src>>&0xFF;

    *p++|=(src)&0xFF;

    len=9;

    *ret=buf;

    return0;

    }

    这段代码的作用就是把一个长整型的数据封装进入字节流,并且字节流的首地上返回给二级指针。

    业务模块就好理解很多了,比如转发一个客户端传递来的消息,通过用户id的标示找到相应的用户,再从用户注册在服务器的消息找到相应的客户端,然后把消息通过socket传输给另外的客户端。

    韩海花了整整半夜才完成了服务器的编写,要不是很多东西他都写过,也不可能这么快,一个新手如果写一个聊天服务器,从入门到上手就需要一个月,当然新手是指的工科毕业生的水平。

    接下来该编写客户端了,客户端和服务器就不同了,客户端需要一个载体,这个韩海早想到了,这个时候豌豆射手的攻击,已经无法破开普通丧尸的防御了,所以韩海准备把它改成通讯工具,想想大家每人肩膀上一个豌豆射手,然后对着它的炮筒通话是中什么样的画面。

    韩海一想到这个,就感觉有无穷的动力,作为一个理工男的恶趣,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韩海回了回神,打开了豌豆射手的数据模型,然后开始了长时间的阅读,这一次因为还是改写炮筒攻击方位的模块,所以他是有操作权限的。

    但是这一次韩海需要大改这个模块的函数了,因为韩海要把攻击的功能,完全改写成一个收听声音和播放声音的组建,好在豌豆射手天生有听觉模型,并且在炮筒上也长着嘴巴,韩海只需要把这两样功能模块,进行取样和转发就可以了。

    到了这一步,韩海就必须使用钩子技术了,他一共编写了2个篡改函数,因为函数的原型韩海可以看到,所以篡改以后的函数可以无缝对接原来的功能,从而不影响以前的程序。

    第一个篡改的是豌豆射手收听声音的函数,他只不过是从中截取了每一帧声音的数据。

    第二个篡改的是豌豆射手发声的函数,这一次他需要在发出声音的队里中,加入自己从socket收到的声音数据。

    豌豆射手声音的样板是标准的PCM,也就是PulseCodeModulation,即为脉冲编码调制。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0”码和“1”码,它由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而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code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

    而这种样本数据一般数量级比较大,不利于传输,所以韩海使用了一个通用压缩标准AAC进行编码传输,AAC即是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AudioCoding)。

    目前韩海可以粗略的实现AAC的编码步骤,这种压缩编码算法是有损失的算法,原理采样一段时间内的PCM数据,然后使用傅里叶变幻编解码,声音其实就是不同频域的振幅,叠加起来的正弦波,编码算法其实就是进行时域正弦波叠加成近方型的正弦波,而解码就是使用傅里叶反变换,把叠加正弦波解码成原来一段段的正弦波。(这里只是粗略的进行编解码)

    再之后的步骤,把压缩后的音频向服务器进行发送就可以了,再由服务器转发到另外的客户端,当客户端接收到音频消息的时候,再运行篡改后的发声函数,这样就达到了通讯的目的。

    当然客户端也必须建立一套身份标识,否则通讯就无从寻找联系人了,这一点韩海已经想到了,当建立模型的时候,韩海可以给每个豌豆射手设置一个数字号码,当有人想要通讯的时候,在豌豆射手上拨号就可以了,而且系统内部还建立的群组概念,其实就是聊天群,联系人可以在群里发信息与群组内的所有人通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