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逆臣(八)



    明太祖建政之初,是以中书省统管文武,后悉中书省之军事职能及除徐达外的军事将领设立大都督府,中书省则只负责行政事务。中书省的左、右丞相和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和在废除大都督后的左都督、右都督分管文武,并直接向朱元璋本人负责。比如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便担任过左、右丞相;朱文正、李文忠、冯胜、汤和就曾担任过大都督或是左、右都督。

    但是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权力过于巨大,于是借助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朱元璋一口气将中书省废除,悉其权柄于六部;同时废除大都督府,改设五军都督府,并将大都督府的部分职能划归兵部。从而将行政权力和兵权进一步分化,防止人臣权力过重而对皇权造成威胁。

    这个时期,大明尚且是文武殊途的状态。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对于政务和军务一肩挑之,最多找几個“秘书”帮忙整理文件。他的儿子朱棣虽说也是个精力旺盛到了极致的存在,但那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屡次御驾亲征,政务上面于是便出现了内阁这么个服务于皇帝的文官秘书机构。而这个文秘单位也慢慢的扩张自身权力,一步步的发展成了另一个中书省,掌握着朝政处断的票拟大权。

    与此同时,随着承平日久,文官权力日盛,便开始了对五军都督府权力的侵蚀。一开始,由于勋贵势力强大,武将们甚至可以做到凭三两句话便逼迫文官收回觊觎之心。但是随着土木堡之变后勋贵凋零和新帝仰仗文官的拥戴,以兵部尚书于谦为代表的的大明文官集团便大肆侵夺起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将之转隶于兵部之下。甚至于谦还废除了明成祖朱棣建立的三大营,将之改编为十团营,由文官掌控。

    此后历朝,皇帝凭宦官和外镇武将与文官集团反复争夺,但也没办法将文官集团的影响力驱除出京营系统,最后便演变成了由武将、宦官和文官三方共管的局面。

    经过了漫长的交流,李定国已经全面认可了陈凯关于建立战时内阁的倡议,目送着这位晋王殿下远去的背影,陈凯却只有万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感。

    “明初时并无内阁之制,但最后内阁却成为了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内阁首辅大臣亦成了宰相的别称。今日之前,内阁并无对朝政起到决定性意义的批红之权,但今日之后,内阁便可将票拟、批红尽数掌握在手,不再受司礼监的钳制。就像是从前的票拟之权,一旦批红权长期为内阁持有,亦或是持有期间内阁取得了重大的政绩,那么皇帝再想把批红权收回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直以来,陈凯坚信着即便沉落谷底,中国亦必将浴火重生,他坚持驱除鞑虏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让这个国家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屈辱,仅此而已。但是,单单消灭了满清,谁知道后面会不会再跳出什么察哈尔、准格尔之类的对手,凭着大明已然朽坏的制度只怕仍旧难以幸免。

    大明的问题有很多,但陈凯坚信,中国历朝历代都面对着一个同样的问题,明朝亦不曾例外过的,那就是将文明之兴衰、国家之命运、万民之福祉全然寄托于皇帝一人之贤愚。

    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确实出过很多明君,但是昏君也同样不少,甚至更多。指望着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养尊处优、不知民间疾苦、仅凭血缘便可掌控国家权力的所谓君主,还不如指望朝中的文武官员,好歹这些家伙都是从官场、战场中拼杀出来的人精,治国、统兵的经验更加丰富。只要制度上能够达成平衡,国家在他们的治理下起码不会出现万历初年张居正持国时大明还是极盛之世,但几十年后就特么被崇祯玩到了亡国的悲剧。

    “只要我还在,大明就别想再出像是崇祯、永历这样的昏君!”

    一步到位的走向共和,陈凯不是没有想过,但却并不现实。同时代的英国也爆发了一场反抗王权的革命,结果却诞生出了克伦威尔这么个军事独裁者。甚至在其身后,王权也再度实现了复辟。而几十年后的光荣革命之所以依旧保留了国王的存在,亦是唯恐再闹出个克伦威尔,所以不得不作出的妥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