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模范军嫂(感谢嫣然一笑的打赏)



    “现在请模范军嫂杨老师上台给新人致辞!”

    随着邱政委话音落下,一个气质上佳的中年女子缓缓走上台。

    顾凡心发现虽然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但是那份恬静、从容却没有人能比得上的。

    从模样上也依稀可见年轻时候的美貌。

    见小凡心注意力转移到了杨老师身上,海军又给她科普起来。

    原来杨老师年轻的时候是方圆十几里屈指可数的美人,识文断字不说,又有个体面的工作,在乡下来说,是难得一见的大才女。

    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多少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渴望她成为自家的媳妇儿。

    可谁能料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姑娘却执意要嫁给邻村一位当兵的穷小子。

    众人都非常震惊。那是一个怎样的困难户家庭啊!

    那户人家统共就三间茅草屋,别人家大瓮里堆满了粮食,他家里穷得一粒粮食都看不见,一四壁空荡荡。

    老大当了兵算是有个出路,也有管饭的地了;老二是个瘸子,老爹40几岁因长年耕作而过早地衰老像个小老头。

    老娘瘫痪在家,一想起大儿子就流泪快哭瞎了双眼,是全大队首屈一指的困难户。

    “死妮子,你到底看上他家哪里了?他家穷得老鼠都不去做窝,你说说你图个啥?”

    “你上赶着去讨下贱帮人家伺候瘫子,你是不是鬼迷心窍脑子有病?”

    母亲的热泪挽不回女儿的心,父亲打断的棍棒阻止不了女儿的脚步,迎着乡亲们不解与白眼的目光,她毅然嫁给了咱们的军人!

    “一九七一年秋天,我独自一人,碾转南北,去往穷乡僻壤的山西省河边镇完婚。

    下了火车,用满目疮痍来形容当时的景色一点不为过:我看到的是破烂不堪的农舍,坑坑洼洼的土路,浑浊不清的死水,枯黄的庄稼,无精打采的毛驴,头包白毛巾的老农,还有那连绵起伏的秃山.....

    我们的临时婚房安在部队的四合院。两张单人床拼接的婚床,上面铺着经过包裹的两床旧军被,就是我们的新窝。

    首长战友贴贴喜字,挂挂对联,闹闹新房,发发喜糖,算是完成了结婚典礼。…”

    新婚那一天,杨老师即兴朗诵了一首诗:你在边关肩枪而立,保卫了祖国,也保卫了千千万万和我一样年轻的女子,我爱慕你的赤胆忠心,我敬佩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成为你心中永远的绿洲吧,你荒凉的戈壁滩上将盛开出朵朵美丽的爱情花,你那和戈壁滩一样荒凉的家庭将飘荡出麦子的芳香。

    婚后不久,杨老师就带着依依不舍独自一人返回了老家。

    而杨老师的丈夫却因为任务重,一直都没有能够再好好和妻子相聚过。

    十年后,当杨老师的丈夫挺着一张被山风与紫外线吹晒得发紫的脸庞回乡探亲,看到了父亲苍老的脸上有了红润,长年卧病在床的母亲拾掇得干干净净…

    瘸子兄弟也成了亲,又看到了日思夜想管自己叫解放军叔叔的聪明可爱的女儿,在责任田里还看到了丰收在望的妻子,杨老师的丈夫眼里流出了感激的热泪。

    当他看到身边瘦弱的妻子,已失去了往日姣好的容颜,细嫩的双手如今厚茧重重,杨老师的丈夫眼里又流出了愧疚的热泪。

    “昔日美丽的妻子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勤勤恳恳、辛辛苦苦的操劳过度,才三十露头的人就好像五十多了…”

    杨老师的丈夫也饱含深情的望着妻子。

    “社会中的每一个家庭,男人大都是主体和脊梁。而对于一个军人家庭来说,是伟大的军嫂独自撑起了军人家庭生活的一片广阔蓝天。

    做女人难,身为军嫂的女人更难,其中的喜怒哀愁、酸涩苦辣,只有军嫂感触最深。

    军嫂柔弱的双肩承担的负重太多、太多,她们要侍奉公婆、照顾孩子、上班工作、有的还要下地耕耘……还要独自完成繁重的家务。

    特别是当老人、孩子生病时、家中出现各种变故时,孤立无援的军嫂都会咬紧牙关坚强地挺住,为的是不让我这个守卫国门的丈夫分心走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