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议决军机(三)



    赵匡胤一生就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周世宗,另一个就是王朴,字文伯。王朴是一个很牛的人,宋太祖和宋太宗就曾多次当着群臣之面夸奖王朴是上辅之器,赵匡胤对他的敬畏之情到哪种程度说一件事朋友们就知道了。

    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无意中经过后周的功臣阁,正好风把帘子给吹开了,他正对着王朴的画像。赵匡胤立时站得笔直,整理好衣衫对王朴画像恭恭敬敬地施礼。他身边的人很是奇怪,就说你是当今天子却对前朝功臣施礼,这也太过份了。赵匡胤指着身上的龙袍说要是此人在他是万万不可能穿上此袍。

    周世宗是五代时期的转折点,正是他造成了统一之势,赵匡胤很大程度上是捡了一个便宜,但是周世宗并不是统一战略的提出者。提出统一战略的人就是王朴,他在《平边策》里建议周世宗“先近后远”“先易后难”逐步完成统一大业,周世宗根据他的建议最终制订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总方针。

    毫不夸张地说:王朴设计了结束五代十国战乱的战略!

    先南后北这一方针并没有因为王朴和周世宗先后谢世而夭折,相反赵匡胤坚决贯彻了这一战略方针,成功地完成了统一大业。

    周世宗是个雄才大略的强势皇帝,他想完成统一大业,尽管他身边有赵匡胤这样的人才,但是群臣提出的策略都不合他的意,唯有王朴提出的策略很对他的胃口,因而君臣关系极好,很是相得。只可惜,天不假年,王朴于后周显德六年三月突然病逝,年仅四十五岁。王朴去世后,周世宗哭晕在他的灵前,可见对他的倚重程度。

    听了赵匡胤的话,黄俊心想果不其然你对王朴很是敬重,王朴提出的战略构想是好的,只是这一战略有一个严重缺陷你却没有看到,要不然你也不会完全按照他的设想去统一国家,最终造成燕云十六州落入异族之手,宋王朝再也没有收回来。

    “赵将军,把你的话说完。”黄俊不动声sè,要赵匡胤往下说。

    赵匡胤应一声,接着道:“皇上是知道的,文伯提出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策略,臣很以为是。伪刘虽只拥并州十二州,但是并州自古就毗邻燕赵之地,为历代北抗胡人的重地,是以民风骠悍,未易轻下。再者契丹为窥中原,必会不遗余力援助伪刘,是以要破伪刘表面上看易,实则难。正是因为此,文伯才得出并州最后下的结论。

    “皇上,以臣之愚见,蜀国不再sāo扰关中,关中稳固,关中之粮可以资军,南唐经寿州紫金山之战大为削弱,不再威胁我大周边境,大周正好集中全力向南发展。若臣所料不差,不出十年,则南方可平,国家一统,到那时再起倾国之力北征,破伪刘,收幽蓟之地必也。”

    韩通大点其头附和道:“皇上,若从长远计,臣以为赵将军所言极是。等国家统一了,实力也强了,再来北征,打个十年八年也不怕。”

    石守信接过话头道:“从稳妥计,赵将军所言有理,若非要打臣以为还是先破伪刘为是。”

    韩重赟发表看法道:“皇上,赵将军所言固然有理,但是臣以为皇上亲征,兵不血刃而收三关,虽然契丹遁而复返,但我军气势仍在,若是开战未必就没有胜算。”

    高怀德赞同他的看法,道:“韩将军的看法就是臣的看法,臣也如此认为。”

    “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不过多得钱尔!”黄俊在心里念着曹彬的感叹之词,看着曹彬道:“国华,你久在北边监军,熟知北边之事,你以为该当如何处置?”

    曹彬字国华,宋初率军平定江南之前,宋太祖就亲口许他若是平定了江南,回来给他拜相。等到江南平定之后,宋太祖反悔了,又不好意思就赐给曹彬二十万钱,曹彬发出感慨“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不过多得钱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