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祥云捧月



  望着暗淡无光的住宅纹饰,方元忍不住感叹起来,时间果真好比一把杀猪刀,刀刀戳心见血啊。不仅人挡不住,房屋建筑也一样败在刀下。

  在方元感叹之中,众人也在村民的引领下,轻快走过了天井,来到了正堂厅里。这是一个宽敞的大厅,有八根柱子支立四方,有四面八方的寓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厅正前方,那里供奉了村民的祖先牌位。在牌位的后头,则是一幅三宝佛平面木雕。

  所谓三宝佛,也有横纵之分。横三宝佛,那是指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纵三宝佛,则是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以及未来弥勒佛。

  现在村民家里供奉的就是纵三宝佛,宽大的平面板如屏,在能工巧匠的巧手浅雕绘刻下,三尊大佛跌坐其中,可谓是宝相庄严,十分肃穆。

  不过经过多年的香火供奉,在烟火的熏陶下,三尊大佛自然也有几分乌黑。再加上村民可能有些懒,或者不敢对佛陀不敬,所以平时极少清扫灰尘,以至于浅雕上蒙了一层厚灰,让人有种不忍直视的感觉。

  反正其他人打量了两眼,就不再多看了。

  此时,村民取杯倒水,一一分给方元等人。做了这事之后,他才笑道:“范大爷,你稍等一下,我去把书册拿来。说实话,我文化不高。爷爷写的笔记,又是那种繁体字。我也看不太明白,一会儿还要您老多多指点。”

  “好说,好说。”范离笑道:“你去拿来吧。大家等着呢。”

  村民点了点头,立即转身而去。过了几分钟,他才匆匆走了回来,手上多了几本书册,而且是那种比较古老的装线书。

  类似这样的装线书,方元自然不也陌生。他外公传下来的风水笔记,有不少就是用宣纸裁剪成页。然后折成蝴蝶形式,再装钉缝线成册的书。

  古代的书籍,不管是印刷版本。还是手抄本,基本上是这样的形式。

  这个时候,看到村民把书册拿出来,范离立即迎了上去。伸手道:“给我看看。”

  “范大爷。你小心点儿,这些东西放久了,有些酥脆。”村民提醒一声,就把几本书册交到范离手上。

  “放心,我懂。”范离接过书册,也没有急着翻看,而是一本一本的摆在干净的桌面上,然后仔细端详封皮上的文字。

  其他人也纷纷凑了上来。低头一同观看。

  古人装书,非常的讲究。每一页大小相等。外面还要包上封皮,免得拿书的时候蹭去了书页上的文字内容。

  另外在封面上,肯定还要书写一些文字,免得与其他书册混淆了。这是古人的智慧结晶,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总结,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书籍模样。

  “游氏家谱。”

  “茂堂笔记!”

  从封面的文字就可以知道,村民并没有撒谎,书册的确是很久以前的东西,字体工整,用毛笔书写而成,不过由于藏得久了,笔墨有几分暗淡,充满了古朴的意味。

  一番打量之后,范离伸手翻开青蓝色的封皮,其中里头的书页已经黄,而且有一点点毛起丝的痕迹。也难怪村民让大家小心轻拿轻放,不然真的很容易毁了书册。

  众人把家谱放到一边,直接细看笔记书册的内容,现开篇是村民爷爷对于自家情况的一些综述。比如说自己这一支游氏族人的起源、展,还有现状。

  方元看了以后,才知道原来闽南游氏,竟然是源于王氏。五代十国年间,闽国君主由于残暴,卖官鬻爵,横征暴敛,后被部下动兵变所杀。然后闽国就陷入了长年内乱之中,闽国王室子孙纷纷融入民间,改王姓为游……

  这个村子的游氏一支,就是当年闽王的后代。当然,这到底是真是假,就无从考证了。反正人家就是这样说,而且脉络分明,由不得你不信。

  总而言之,游氏一脉在闽南生根芽,分居各地,传到第五代,到了明中期,有族人参加抗倭队伍,并且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朝廷的嘉奖,成为一镇总兵。

  那位总兵,就是村子的始祖,他调任在附近为官,然后带上族人迁移过来,择地聚居,安居乐业,开枝散叶,才有了现在的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