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爱众生,诛群恶



        段煦龙一听“澹台施主”,知他指的是澹台无冢,惊道:“怎么说?”咏安缓缓道来。

        原来紫乌鸦生前喜欢山川、海洋,兄妹俩自小父母离婚,邪剑王对妹妹关爱之极,他不娶妻室,满腔关爱尽皆倾注在妹妹身上,风吹了怕倒,雨淋了怕冻,日晒了怕热,她生病时,更老是抱她身子到处找医院问,唯恐妹妹出事。田夏葵去世后,田诩之自问武功不及沈谛州,不敢存报仇之念,妹妹喜爱海川,便常常在之江、姑苏等沿海城市居住生活。一日站在山岗遥望海景,澹台无冢突然在旁出现,与其搭讪。田诩之问他为什么叹气,澹台无冢说因窥不得武学真谛而抱憾,澹台无冢问他为什么叹气,田诩之说死了妹妹。

        其时澹台无冢仅二十几岁,尚是少林派俗家弟子。二人你言我语,竟聊得十分投机,联步而行,在姑苏省一处大川山林内住了数日,便是涯洸川。澹台无冢虽身在少林,拜入空门,却也居心不善,淫意紊乱,找了三十六位古装女,在涯洸川内与田诩之饮酒作乐,邀舞助兴。田诩之因紫乌鸦死亡,意志消沉,他从未想过成家娶老婆,只想一生一世照顾好妹妹,如今木木樗樗之际,陡然间见到这许多美女妖媚艳舞的姿色,内心突然亮出不一样的天地,**迸发,和澹台无冢一齐在涯洸川荒淫度日,越发过分,无法无天。

        二人由此结交,澹台无冢口风不行,回到寺中被师父责问,涯洸川之事全盘暴露,但师父为他守口如瓶,只字不提,仅劝他尽快改过自新,潜心向佛。澹台无冢见师父每次都不加管束,只是复加放肆,毫无更改。咏安方丈之所以知道这些事,是他师父圆寂前告知。

        多年以后,澹台无冢早叛了少林,在武林竖起一“弑王”的大旗。田诩之二十余年前的剑法就已经了得,自号剑王,因他二十余年前次次斩杀好人,江湖中人便在他绰号前加了个“邪”字,可邪剑王的名字只曾经昌盛,此时销声匿迹多年,旁人得知是紫乌鸦的哥哥后,只道他早和妹妹一起伏法了,不以为意。

        直到四年前,几个丐帮中人在荆楚武当山附近发现了几具少林僧的法体,才彻底出了事。其中一和尚还未完全断气,死前说出几件重大惊人的消息,丐帮长老欲为其续命,可胸口剑伤太重,已救不过来,叹了口气,上了武当山,将诸般经过说给了垣隆道长听。邪剑王复出,且练成了一门高明厉害之极的剑法,和弑王勾结,妄图称霸武林,先在武当山附近杀几个少林弟子,图一小乐,澹台无冢还放下豪言:“田大侠,请相信鄙人,鄙人没上过一天军校,但自信能拿下整个武林,瞧着好了。”

        垣隆情知武林危险,送丐帮人众下山后,私底与咏安往复回信,共商对策。可少林方丈和武当掌门均觉先不声张为好,若是将消息散播出去,少林、武当和丐帮,会被邪剑王和弑王视为眼中钉,三派中不知又有多少弟子遭到暗杀报复。但现今之际,田诩之又再杀人,制造多起门派屠案,行为过分猖獗毒辣,咏安方丈不得不将澹台施主、邪剑王的交情及部分往事,说给了圣母、段煦龙、苗芸悦听。

        段煦龙道:“方丈,四年前,武当山附近的几名大师弟子,身上剑伤……”咏安点点头,道:“就是龙象辟邪剑。”段煦龙双拳一错,“嘿”的一声,道:“果然如此!”

        圣母冷笑道:“好大的口气,没上过一天军校,却自信拿下整个武林。”和段煦龙、苗芸悦使了眼色。段、苗会意,点头示应。

        咏安见他们眼神你来我往,乃是决定,即刻率领弟子攻打澹台无冢,挖出邪剑王,当着整个武林,为多位生灵讨说法,还天下太平,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叹道:“慈悲,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是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拔除其苦,是为悲。慈不难,悲不易,拔除众生之苦,方能慈悲,普度众生。以仁存心,以爱化育,乃平安快乐之旨。”圣母微微一笑,道:“老弟,当得知四年前的武当山之事,你和垣隆道士选择了沉默,好解救少林、武当、丐帮三派弟子,此举无可厚非,然眼下田汉子、澹台小贼任意妄为,图谋狂妄,再不放手搏杀,将来该有多少生灵惨遭杀害?有多少门派武士的父母妻儿,伤心一世?有多少无辜百姓遭到掠夺烧杀,变得一无所有?这都不是老弟你愿看见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