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西河战役!【二合一】-第2/5页





    『谈一谈如何瓜分韩国么?』

    魏忌、韶虎、司马安三人颇有默契地对视了一眼。

    虽然秦国的确是魏国的盟国不假,但是他们也不认为秦国会白白为他魏国出力,索要些好处这是必然的。

    当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鉴于这件事的高度,轮不到他们三人去考虑,因此魏忌、韶虎、司马安权当听过算,毕竟这等大事,得他们魏国的太子殿下赵润亲自拿主意。

    不过魏忌还是好心地提醒了一句:“我国太子殿下目前并不在大梁,若赵冉大人欲与太子殿下商量要事,不妨尽快去宋鲁边界的「宁阳」。……需尽快,按照太子殿下此前的战略安排,既然如今韩国已钩对我大魏宣战,那么,太子殿下那边可能也要有所行动了。迟了,我恐赵冉找不到太子殿下。”

    “哦。”赵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当日,秦魏两国的将军们在大帐内把酒言欢,气氛十分融洽。

    待等次日,秦国的大庶长赵冉便带着两百名铁鹰骑兵,告辞诸将踏了前往大梁的道路。

    而同日,临洮君魏忌则将秦魏两军的将领们带到了西河的西岸,隔着大河窥视河对岸的韩军营垒。

    “对面的韩将,应该是韩国的雁门守李睦,此人很不简单。”

    拿着一根树枝在地写写画画,临洮君魏忌讲述着他此前的战术安排:“我于七月初七,得知韩国在七月初五对我大魏宣战,次日,驻扎在邺城、荡阴的邯郸军,便倾巢而动攻打我大魏的河内淇县。我当时想,既然邯郸军出兵迅速,想来西河这边的韩军,亦会采取偷袭的战术,是故,我派人通知司马安与韶虎两位将军,叫司马安将军暂且按兵不动,且叫韶虎将军尝试截断韩军的退路……倘若这李睦采取速攻,我等三支魏军,完全可以将其包围在河西、郡之地,不曾想,这个李睦不知察觉到了什么,竟在离石、蔺阳按兵不动,以至于韶虎将军未曾得逞。”

    听了这话,韶虎点点头,笑着附和道:“前两日韶某率军至此,正巧碰到一队大概在执行巡逻任务的雁门骑兵,当时我猜到,魏忌大人的守株待兔之计未曾得逞,这场仗,并没有那么轻松。”

    说这话时,韶虎与魏忌都感到十分遗憾,因为倘若李睦贪功冒进的话,搞不好这会儿他们已经将后者团团包围,只可惜,那雁门守李睦实在是太谨慎了。

    倘若此时魏国的新任云守廉驳也在这里,他肯定会对临洮君魏忌的计略嗤之以鼻:雁门守李睦,本来是一个谨慎到近乎胆小的将领,你居然还指望他采取奔放的战术,并针对这个奔放战术去设计他,你在想什么东西?

    什么是奔放的战术?

    如当年「五方伐魏战役」时,魏公子润不顾魏国本土的安危,在三日内奔袭八百里,直接打到秦国的王都咸阳,逼秦人做出选择,究竟是战是何,这叫奔放的战术,同时也能充分证明,魏公子润是一个进攻欲望极强,能进攻取胜绝不采取守势的人,齐国名将田耽对前者的判断丝毫无错。

    但韩国的雁门守李睦不同,这是一位很小心很谨慎的将领。

    倒不是为了保持不败的战绩,只不过是李睦非但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他连己方损失太大的战事都不会考虑,像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在李睦身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李睦会耐心地积蓄力量、等候时机,哪怕因此被敌人羞辱、甚至与被自己人认为胆怯,他也会坚定不移地维持自己的战略,待等到敌人松懈时、或者露出破绽时,他会倾尽自己的全部力量,骤然发难将敌人打倒,并且叫对方再也难以翻身。

    因此,以李睦的谨慎,是根本不会贪功冒进的,只能说临洮君魏忌想多了。

    然而也因为这事,临洮君魏忌敏感地意识到,作为北原十豪之一的雁门守李睦,可能果真是一个难对付的人物。

    对于临洮君魏忌针对韩将李睦的评价,在旁的诸将皆听在耳,不过说实话,秦国的将领们并不是很在意。

    这也难怪,毕竟秦魏联军这边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三十万的总兵力,面对对面约十万左右的韩军,纵使秦魏联军这三十万人马有最起码十万的「黥面军」,但别忘了,哪怕同样是农民兵,但秦国的黥面军,可不同于楚国的粮募军,前者在悍勇甚至不魏国的正规军逊色,只不过绝大多数未经多少训练且缺少经验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