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西河对垒【二合一】-第2/5页





    抓了抓头发,韩将李任心中苦笑不已。

    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魏国的河东郡,除了河东守临洮君魏忌的河东军外,还驻扎着桓王赵宣的北一军,除非韩国的太原守乐成此刻就率领太原军抵达,否则,确实很难对河东郡造成什么实际威胁。

    想到这里,韩将李任唯有暂时退回平周,派人请示身在离石的族兄李睦。

    然而,似他这般在北屈来来回回,岂会不惊动北屈的守将?

    北屈的守将,或者说北屈尉,乃是临洮君魏忌的心腹爱将毛博,是一位老成持重、中规中矩的将才,虽然谈不上有太大的才华,但若是担任一城之守,却是绰绰有余。

    当毛博得知韩将李任率领军队鬼鬼祟祟在北屈北边来来回回后,遂一边下令北屈全城戒严,一边派人将此事禀告于身在汾阴的临洮君魏忌。

    此时,临洮君魏忌刚刚前后收到两拨青鸦众的传讯,前者传达给他韩国已对本国宣战且已派兵攻打淇县的消息,而后者,则带来了王都大梁的最新决定:本国对韩国宣战!

    因此,当临洮君魏忌得到部将毛博派人送来的紧急军情后,心中丝毫没有吃惊。

    既然此时大梁已对韩国宣战,那么我也该有所行动了……

    想到这里,临洮君魏忌召来一名亲兵,吩咐他道:“速速前往平阳,知会桓王殿下,就说魏忌准备挥军攻打西河,请他坐镇河东郡,务必谨防韩国太原军的兵马!”

    “是!”亲兵应声而去。

    两日后,驻军在平阳的桓王赵弘宣,便收到了临洮君魏忌的传讯,或者说将令。

    虽然桓王赵宣乃皇子出身,又是太子赵润最亲的弟弟,论地位比临洮君魏忌高得多,但奈何身为太子的兄长赵润任命临洮君魏忌为西边战区的统帅,因此,桓王赵宣也只能乖乖听命。

    此时得到临洮君魏忌的将令,桓王赵宣忍不住抱怨道:“西河那边要开打了,凭什么我就得留守在平阳啊?”

    听闻此言,军师参将周笑着劝道:“殿下不必着急,韩国的太原军,肯定是要涉足此地的,我北一军,有的是建功的机会,无需急在一时。”

    说到这里,他眨了眨眼睛说道:“在我看来,西河那边人多粥少,有韶虎、司马安、龙季等诸位将军,虽说我北一军实力并不弱,可论抢功,却未见得能抢得过那些位将军,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平阳,好歹还能独得韩太原守乐成这一个强敌。”

    桓王赵宣想了想,深以为然。

    他也觉得西河那边实在是太恐怖了,他魏国的猛将皆驻扎西河,搞不好日后还有秦国的援军介入,韶虎、司马安、魏忌、龙季等人,若再加上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赢等等,这已经不是西河战区能否打赢的问题了,而是在这个战区的军队,能分到多少功劳。

    虽然桓王赵宣对自己以及麾下的北一军信心满满,但若是跟韶虎、司马安、公孙起、王戬等人安排在一个战区,搞不好他北一军啥也没做这场仗就打完了,这多尴尬?

    ……还是老老实实留在平阳吧。

    桓王赵弘宣暗自想到。

    而与此同时,临洮君魏忌倾尽除北屈城外的河东郡,向河西郡借道,准备绕过北边的壶口山,攻打西河。

    同期,河西守司马安得到了临洮君魏忌的将令,亦出动河西军四万,挥军往北。

    而另外一边,坐镇在离石的雁门守李睦,亦得到了族弟李任派人送来的密信,得知魏国在北屈、平阳两地皆部署了重兵,致使偷袭暂时难以得逞,心下不觉皱了皱眉。

    在李睦看来,虽然魏韩两国在过去的近一年里维持着对峙的局面,因此双方各自在边境部署重兵,这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但是魏军的防守态度,这明显不对劲啊。

    要知道,对峙僵持是对峙僵持,曾经在中原,好几次当两个国家出于战略考虑而摆出对峙的架势时,事实上前线的兵将们,并没有那种战争来临的紧张。

    甚至于,随着对峙的时间逐渐拉长,两国的兵将还会逐渐松懈,甚至于到最后,两国的巡逻士卒在荒野相遇,由于时常碰面混熟了,彼此打个招呼,甚至交换一下各自的干粮,这也不是没有从未发生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