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第1174章武信侯出招-第2/3页





    安抚罢巴布赫,唤来几名战士带前者到部落内歇息,巴鲁图坐在毡帐内思考着对策。

    秦军居然拒绝救援卢氏。

    巴图鲁想不通这件事。

    毕竟在他眼中,卢氏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地处于函谷、雒南、伊川羚部落领地三者之间,似如今卢氏被魏军占领,那么,魏军无疑就能对秦军、羯部落、羚部落展开各个击破的战术,按理来说秦军不会看不出卢氏的重要性。

    然而,函谷秦军还是拒绝出兵援救,任凭乌须部落被魏将司马安覆灭,任凭卢氏落到魏军手中。

    难道秦军果真欲在函谷与魏军决一死战

    巴鲁图的面色变得有些难看。

    毕竟魏军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先川后秦,即先解决三川境内不愿臣服于魏国的川人部落,继而再聚集兵力,与秦军开战。

    因此按照常理,秦军应当尽可能地援助川人部落,避免像乌须部落、羯部落、羚部落等部落被魏军率先击破,但是秦军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任凭川人部落与魏军打个你死我活。

    不可否认,从秦国的利益点出发,坐山观虎斗确实不失是一个减少己方伤亡的好办法,可问题是,魏军固然是虎不假,然而三川部落却未必是另一头虎啊。

    就好比乌须部落部落,一口就被魏军这头猛虎被咬死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来那一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伎俩,巴鲁图十分怀疑秦军主帅武信侯公孙起的军略难道那家伙就看不出来,在魏军这头猛虎面前,三川反魏部落羸弱地像一只羊羔么

    实在不行,就只能放弃雒南,向「川南」迁移了

    疲倦地揉了揉眉骨,巴鲁图暗暗思忖着本部落的出路。

    他心中所想的川南,即是他泛指三川往南,宛与古庸国所在的那片土地,那里是巴国、楚国、南梁魏三者的交界处,充斥着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与势力,是一个比中原乱得多的纷争之地。

    不能说那里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只能说,那里几乎每日都在发生战争,巴人与巴人、巴人与楚人、楚人与魏人、魏人与巴人,纵使是巴鲁图出身好战的羯族部落,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也不希望将整个部落迁往川南在川南引发战争,掳掠巴人倒是无所谓,但要将整个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羯部落迁往川南,纵使是巴鲁图,也没有把握能在那里立足。

    然而遗憾的是,这可能是羯部落目前唯一的出路了,除非他们能够击败进犯的魏军。

    不过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实在不高。

    当然了,即便如此,就目前的战况而言,魏军也未必能将羯部落逼出三川,就算是那个如今在三川上谈之色变的魏将司马安亲自出马。

    毕竟卢氏到雒南只有一条大道,只要能扼守住这条要道,羯部落未必就会被魏军赶出三川。

    问题在于,在函谷一带秦军拒绝出兵支援的情况下,他羯部落是否有必要在这里死守,与魏将司马安拼个你死我活呢

    可能换做其他部落,多半会为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与魏将司马安厮杀,但是羯部落不同,他们在川南也有大片领土,只不过这片领土时不时地就会被巴人进攻,不如在三川的雒南这般安生而已。

    就在巴鲁图思忖之际,毡帐外走出一名魁梧的羯部落战士,在行礼后说道:“大族长,秦人送书信过来了。”

    巴鲁图愣了愣,反问道:“函谷的秦人”

    “是。”那名战士点了点头。

    巴鲁图见此皱了皱眉,在思考再三后,还是点头说道:“领进来。”

    那名战士点头告退,在大概过了一炷香工夫后,领着一名身穿秦甲、看似只有二十几岁的秦军士卒走了进来。

    在见到巴鲁图后,那名秦军士卒也不二话,从怀中取出一份书信,双手递上。

    在巴鲁图的眼神示意下,那名羯部落战士从那名秦军士卒手中接过书信,递给巴鲁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