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第1075章打压之始二-第2/3页





    而与此同时,庆王弘信在其府上,也得知了兵部尚书李鬻辞官与兵铸局上奏这两桩事。

    一开始,对于兵部尚书李鬻辞官这件事,庆王弘信是深感喜悦的,毕竟在他入主兵部后,虽然兵部尚书李鬻对他尊重非常,但说到底,双方终归不是一路人庆王一个劲地往兵部塞他的心腹,而兵部尚书李鬻一直搪塞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庆王弘信早巴不得李鬻这个老东西快点滚蛋,毕竟李鬻辞了兵部尚书之职,他才能将他的人推上尚书之职,真正把持兵部权柄。

    因此,对于李鬻的主动辞官,庆王弘信一开始是很高兴的,他觉得李鬻这老东西总算是开窍了。

    可随后,兵铸局在并未通知兵部本署的情况下,越级上奏朝廷,恳请将司署内的工坊搬到城外,这就让庆王弘信感觉不对劲了。

    倘若李鬻并未辞官,庆王弘信顶多就是对兵铸局的擅做主张感到不满,可李鬻突然辞官,且他儿子李缙又在这个时候上奏朝廷,这就难免让庆王弘信感觉到了几分危机。

    “此事必定是老八在背后搞鬼”

    庆王弘信不傻,他前两日才跟老八赵弘润撕破脸皮,转眼两日后,他兵部的尚书辞官、兵铸局亦提出搬到城外,这天底下的事哪有这么巧的

    于是,他召来宗卫长颜朗,吩咐道:“颜朗,你即刻前往兵铸局去见那李缙。”

    “遵命。”宗卫颜朗抱拳而退,带着几个宗卫骑着马直奔兵铸局。

    待等颜朗到了兵铸局,他发现,兵铸局内的工坊,今日居然停工熄火,以往人满为患的兵铸局,今日竟见不着几个活人。

    见此,颜良深深皱紧了眉头。

    因为他很清楚,目前兵铸局正在打造的这批军备,就是用来给北二军、北三军更替装备的尤其是将军姜鄙麾下的北三军,两次北疆战役,北三军装备落后的问题已明显暴露出来,落后于肃王军的装备最起码十年。

    在这种情况下,庆王弘信咬了咬牙,拿出一大笔钱投入兵铸局,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向兵铸局定了数万套军备,为了就是让北二军、北三军的装备换代。

    没想到,这批军备还未锻造出来,兵铸局突然要搬了,这可如何是好

    如此庞大的兵铸局,全部搬到城外,没个一两个月根本搬不完。再加上后续的种种琐碎事,兵铸局能在明年四五月开工就不错了。

    换而言之,这批军备至少得耽搁小半年。

    别看这小半年似乎不长,问题在于,明年,肃王军又要更换装备了,到时候,兵铸局到底是优先锻造肃王军的军备,还是锻造北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二军、北三军的装备

    想想也知道,兵铸局必定是优先满足肃王军。

    原因很简单,倘若兵铸局不能满足肃王军,某位肃王就会不满,而这位肃王不满,冶造局就会给兵铸局下绊子只要冶造局切断铁胚、粗钢等原料的供应,兵铸局上上下下所有的工坊都得停工。

    如此一来,北二军、北三军这批军备,要等到几时

    后年

    等到后年,这批军备都快要淘汰了,还要它作甚

    想到这里,庆王弘信的宗卫长颜朗紧步来到兵铸局局丞李缙所在的署房,勒令李缙延迟兵铸局搬迁的日期。

    对此,李缙振振有词地说道:“宗卫大人,并非是下官要搬,而是御史台弹劾我兵铸局扰民,勒令我兵铸局搬至城外,此事更以惊动陛下,除非陛下与御史台收回成命,否则,恕下官不敢擅做主张。”

    听闻此言,颜朗大感震惊,惊愕问道:“陛下已下令,叫你兵铸局搬至城外”

    李缙心下微微一笑,脸上却严肃地说道:“不,是垂拱殿下的令。”

    垂拱殿襄王

    颜朗心中顿时醒悟。

    如今的垂拱殿,除魏天子外,就只有肩负着监国重任的雍王有权下达这种命令。

    心惊之余,颜朗询问李缙道:“李大人,倘若兵铸局开始搬迁,不知几时能再次开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