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4第1074章打压之始-第2/3页





    魏天子先对李缙嘉奖了一番,随后,他拿起书桌上一份弹劾,对李缙说道:“李卿,对于兵铸局去年与今年的功绩,朕皆看在眼里,只是这御史弹劾你兵铸局扰民、且以淬火污水污染城内河渠,对此你有何看法”

    李缙闻言,也不做辩解,伏地认罪道:“微臣知罪。”

    不得不说,李缙也算是官场上的老人,见魏天子召见他时表情和颜悦色,就知这件事这位陛下并不会过多怪罪于他。

    果不其然,他跪下后不久,就听魏天子叹息道:“罢了,起来吧。终归此事,也是朕与朝廷考虑不周,没想到短短数年,兵铸局的规模竟已到这种地步”

    说着,魏天子看了一眼此刻已站起身的李缙,皱着眉头说道:“不过李卿啊,这件事虽罪不在你,但你身为兵铸局局丞,责无旁贷,需想个对策出来。据朕所知,城西百姓对此已哀声载道。”

    听闻此言,李缙心中微微一动。

    其实在他看来,有个非常好的办法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将兵铸局搬离大梁。

    就像冶造局那样。

    别看大梁城内如今仍有冶造局的官署,可实际上,那只是其司署内文职官员的办公场所,比如研究鲁公秘录,设计器械、零件的图纸等等,像什么锻铁啊、炼钢啊,早就搬到城外去了。

    然而问题在于,冶造局不差钱,人家在城外建地炉,一建就是三五座,因为冶造局有自己的钱库,财务度支只需肃王赵弘润一句话;可兵铸局却无这种权利,任何一笔款项,都需上报兵部本署。

    别看兵部尚书李鬻是李缙的父亲,但问题是,如今的并不是李鬻做主,庆王弘信才是大权在握的那个人。

    李缙当然希望他兵铸局能搬到城外,毕竟他兵铸局如今在城西的占地已非常广,兼并了不少空地,以至于与民居挨上了边,这意味着,兵铸局已没有办法再扩大,除非他强占民居。

    但庆王弘信会不会同意这件事呢

    据李缙所知,庆王弘信的财政也颇为吃紧,他刚刚支出一批庞大的开支,用来给北二军、北三军更替装备,也就是兵铸局目前正在赶工锻造的那批军备。

    躬身告退离了皇宫,李缙一边返回兵铸局,一边琢磨着如何运作此事。

    当晚在府上用饭的时候,李缙的父亲、兵部尚书李鬻询问自己儿子:“今日陛下召见你了”

    &n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bsp;“是的,父亲。”

    对此父亲得知了此事,李缙丝毫不感觉诧异。

    “所为何事”李鬻问道。

    听闻此言,李缙遂将今日觐见魏天子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包括他兵铸局被御史弹劾这件事。

    临末,李缙用带着几分愤慨的语气说道:“多半是有人眼红于我兵铸局如今的盛状,心中嫉妒,故而在御史台状告我兵铸局。”

    然而听了这句话,李鬻却一言不发,半响后说道:“用完饭后,你随老夫到书房去,导师再详谈。”

    李缙惊疑地看了一眼父亲,不敢违背:“是。”

    约一炷香工夫后,李氏一家人用完了晚饭,李鬻遂领着儿子李缙来到书房。

    到了书房后,李鬻关上房门,这才对儿子说道:“缙儿,今日这事,没有那么简单据老夫所知,两日前在庆王的筵席上,发生一桩大事,你可听说”

    听闻此言,李缙脸上露出几许古怪的表情。

    也难怪,四位皇子大打出手这件事,虽说魏天子与宗府刻意封锁了消息,但对于李鬻、李缙这等地位的朝臣而言,却不是什么秘密。

    “看来你也听说了。”点了点头,李鬻捋着胡须说道:“御史台早不弹劾、晚不弹劾,偏偏在那件事后弹劾你兵铸局,这其中,必定有什么蹊跷。”

    “父亲的意思是肃王”李缙试探着问道。

    李鬻闻言捋了捋胡须,淡淡说道:“肃王赵润,素来是恩怨分明,各有所报。近段时间庆王广邀权贵谋图河东四令,此举恶了肃王,这才有两日前庆王府那桩事。如今这两位殿下已撕破脸皮,依肃王的脾气,他不会坐等庆王报复不出意外的话,你兵铸局,就是肃王先发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