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第1053章暗争序幕二-第2/3页





    但不管怎样,陇西魏氏目前在魏国的势力依旧很庞大,他们唯一的缺陷,就在于无法打入姬赵氏的内部,无法得到姬赵氏的支持。

    可能是基于这个原因,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决定支持皇五子庆王弘信,倘若他们最终能将庆王弘信推上大位,相信陇西魏氏就能在魏国彻底站稳脚跟,到时候哪怕姬赵氏再看不惯他们,也无力驱逐他们。

    而在得到了陇西魏氏的支持后,曾经不显山不露水的庆王弘信,一下子就形成了一股不亚于肃王赵弘润的庞大势力赵弘润麾下有十万肃王军,赵弘信同样有北二军、北三军十万军队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纵使是得到了监国殊荣的雍王弘誉,势力亦未见得能比庆王弘信更强,更何况,襄王弘璟已隐隐表明立场,准备站在庆王弘信这边。

    不得不说,东雍之争已成为过去,如今在大梁,雍庆之争已逐渐拉开帷幕,曾经在东宫党面前处于弱势的雍王党,仿佛已成为卫冕者,竭力打压企图挑战他们地位的庆王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刑部与兵部这两个本来搭不上边的朝廷部府,最近关系闹得颇僵。

    在这个大趋势面前,曾经的东宫党,以及东宫储君赵弘礼,似乎被人遗忘,以至于哪怕赵弘礼自闭府门、自行禁足一年已满了期限,这件事在朝野也未引起太多的关注。

    仿佛朝野并不认为原东宫太子赵弘礼再次露面后,能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更多的人,还是关注着雍王与庆王之间的争斗。

    在得知这件事后,原东宫太子赵弘礼难免有些失落。

    记得他前一阵子履行完自我禁闭一年作为惩罚后,还以为会有人来看望他、拜见他,结果,大梁朝野都在关注雍王弘誉与庆王弘璟,就仿佛朝野全忘了还有他这么一个人。

    倘若按照赵弘礼以往的脾气性格,长皇子府里的装饰摆设肯定要遭殃,但是这回,赵弘礼仅仅只是感到失落。

    不得不说,在这一年的时间内,赵弘礼在幕僚骆瑸的陪伴下,每日念书习字、修身养性,暂且不说才学方面有多少提升,至少心性已有了巨大的提升。

    这一日,见赵弘礼因为或被朝野遗忘而感到失落,幕僚骆瑸笑着劝道:“殿下,这是好事啊。曾经殿下为东宫太子时,乃是众矢之的,而如今,朝野皆关注于雍王与庆王,我等正好韬晦养光,以待日后。”

    听了骆瑸的话,赵弘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但心中仍难免有些失落。

    曾几何时,他赵弘礼贵为东宫储君,有多少人簇拥投奔,而如今,他跌落为废太子,门庭罗雀,除了一些无法改换门庭的东宫党余者仍在支持他以外,朝野上下几乎已将他遗忘,甚至于在他执掌的吏部,他的话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管用。

    而一干兄弟当中,也只有皇九子桓王赵弘宣还在与他通信,将整顿北一军的进展,包括北一军在邯郸战役时的经历告诉这位困足在大梁的长皇兄。

    一想到桓王赵弘宣,赵弘礼的心情顿时改善了许多。

    记得最初,不,应该是直到现在,赵弘润仍在怀疑赵弘礼将北一军转让给桓王赵弘宣的用意赵弘润认为这是李代桃僵的戏码,但事实上,赵弘礼还真没有将这件事当做他重新返回朝廷的筹码。

    他是真心让桓王赵弘宣执掌北一军。

    因为在赵弘礼心中,桓王赵弘宣是唯一一个让他信任的兄弟,并且赵弘礼认为,赵弘宣的才能在他之上,有能力将北一军变得更好。

    除此之外,赵弘礼与赵弘宣心中还有一个共同的夙愿:远征韩国

    基于这个心思,当赵弘礼受到桓王赵弘宣的书信,得知北一军在邯郸军的战绩后,赵弘礼异常高兴。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北一军在这次邯郸战役中的表现一般,但在赵弘礼看来,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改变,毕竟,这次北一军是全然凭借自身的实力与韩军交战,得到的成绩也是实实在在的成绩,不存在谎报战绩或侵夺其他友军功绩的事。

    这个一个很大的提升。

    尤其是当赵弘宣在心中描写他如何攻打繁阳的时候,赵弘礼感觉仿佛是自己置身于繁阳城前,指挥着千军万马,攻打那座韩国的城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