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第1043章魏韩边市三-第2/3页





    至于何人向朝廷推荐双武尉一事,赵弘润提议由南燕军大将军卫穆来上奏。

    当然了,既然要取得卫穆大将军的支持,赵弘疆与赵弘宣二人自然要拿出一些实际利益来,比如说,在每年的红利中分出两分利给南燕军。

    事实上,这也算是变相地为大将军卫穆谋利了,毕竟当初在汲县西屯魏营的时候,卫穆这个卫国人对半个卫人的赵弘润极为热情,这让赵弘润觉得,有很大机会将这位卫穆大将军拉到自己人这边。

    在赵弘润出面运作下,大将军卫穆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毕竟南燕军与其余驻军六营一样,以往全靠兵部拨给的军费生活,过得亦相当拮据,如今既然有了一个敛财的机会能够改善部下军卒的条件,卫穆自然不会拒绝。

    卫穆的点头,意味着山阳军、北一军、南燕军抱团,在这股强大的军方力量下,赵弘润相信就算是有能力干涉户部的襄王赵弘璟,也得掂量掂量,更何况,还有他赵弘润支持这件事。

    唯一被排除在外的,就只有大将军韶虎的魏武军了。

    倒不是赵弘润或者其他人对韶虎或者魏武军有什么意见,原因在于韶虎大将军麾下的魏武军,是目前地位已超过了驻军六营的大梁直属镇军,要是将韶虎拉到了赵弘疆、赵弘宣、卫穆这个小圈子里,这反而是在害这位大将军。

    想想也知道,承继着魏人的骄傲大魏武军这个番号的军队,魏武军会缺钱么

    别说如今户部并不缺钱,就算户部再窘迫,也不会、也不敢克扣这支军队的军费,否则,户部必将遭到举国魏人的痛骂。

    当然了,这么大的事,赵弘润肯定要事先知会韶虎一声。

    果然,在得知山阳军、北一军、南燕军抱团这件事后,韶虎付之一笑,完全没有对此发表任何看法的意思。

    不过在私底下,韶虎却倾向于促成这件事的。

    毕竟在韶虎看来,山阳军、北一军、南燕军,若不出差错的话,这三支军队将成为日后防备北方战事的主力军,因此,这三支军队越富足、越是兵强马壮,他魏国便愈发不畏惧韩国。

    当然了,前提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是执掌军队的人得是值得信任的人,否则就成了养虎为患了。

    而赵弘疆、赵弘宣、卫穆三人,前两位是魏天子的亲儿子,后一位是深受魏天子信任、且由魏天子一手提拔的将军,纵观魏国,还有几人能比这三位值得信任呢

    要不是自己的政治地位必须严格保持中立,决不能与任何阵营团队沾边,否则,韶虎甚至想帮他们一把,代为上奏朝廷。

    八月下旬的最后几日,南燕军大将军卫穆上奏大梁垂拱殿,他在奏疏的前文夸赞了开设边市的种种好处,但在最后他指出,边市秩序兹事体大,一名武尉恐难以兼顾,当设左右市尉。

    与卫穆的奏疏一起送到的,还有肃王赵弘润的奏疏,赵弘润在奏疏中大力赞扬了山阳军与北一军在此次北疆战役中的贡献,并着重指出:不妨以山阳军、北一军驻镇边市,震慑边境宵小。

    于是,大梁朝廷也就懂了。

    但没有任何人在这件事上提出看法,原因很简单,因为户部明摆着要将边市纳入户部管辖,可这件事本身名正言顺,其他府衙完全差不上嘴,虽然他们很清楚,这件事的背后十有八九是襄王赵弘璟,户部只不过是被这位殿下当了一回挡箭牌而已。

    可就算明智这一点,他们也抓不到襄王赵弘璟的把柄。

    至于由北疆的军队驻防边市,这件事本身也是名正言顺,因此,朝廷保持沉默,静观这两股势力的交锋北疆军与襄王这两股势力的交锋。

    要是这两股势力和解,达成了默契,那就没有其他人插足的份了,但倘若这两股势力闹翻了,那么,其他人就有借口插手其中。

    当日,在得知这件事后,襄王赵弘璟请来了幕僚刘介,询问他如何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