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卫国内乱之始(二)【二合一】-第2/5页





    哦,他们各自在私底下与魏国达成的协议除外——这里所谓的协议,说白了是魏国在私底下向各国出售军备以及粮草。

    没错,魏国是在两方出售兵器,将他魏国几十万军队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通通处理掉,换取资金与矿石,用来研发、锻造新式的武器装备。

    反正按照魏国目前的势头,近几年——最起码大概五年时间内,原诸国绝不敢有谁胆敢与他魏国爆发战争,因此,赵润倒也无需担心他魏国对外抛售的军备,有朝一日成为在战场杀死他魏国士卒、甚至使他魏国品尝战败的凶器。

    毫不夸张地说,这次会盟除了名义的收获外,魏国亦得到了实际利益,只不过这份实际利益不好对外宣扬,毕竟,兜售军备支持原各国继续彼此的战争,这跟他们对外呼吁停止战乱,可不怎么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旷世之战,其实卫国的收获并不楚国小——不可否认楚国确实攻取了齐国的泗水郡与东海郡,并且将两国的界线推进到了琅琊郡,但卫国这边,其实也倾吞了齐国的东郡,让齐国失去了泰山以西的大片国土。

    可即便如此,在这次会盟期间,齐国的卿高傒,还是没有对卫瑜表现出敌意。

    原因很简单,因为齐国顾不卫国,因此,算高傒实际也恼怒卫国落井下石,趁他齐国虚弱时侵占了大片国土,然而目前而言,也只能对卫国笑脸相迎,并不敢触怒卫国——一个楚国已经让齐国招架不住,倘若再激怒卫国,那岂不是更加无法收拾?

    正因为如此,此番会盟对于卫瑜来说,更像是与魏国的技术探讨,并没有人找茬下绊子,仿佛所有人都无视了卫国,似这种闷声大发财的处境,让卫瑜暗自愉悦。

    只可惜,麾下大将夏育的一封书信,让卫瑜心的愉悦,全数化作了泡影。

    “前些日子,我父王派「平侯卫绅」前往无盐,助我整顿军队……”

    在斟酌了一下用词后,卫瑜尽可能地用较平静的口吻来阐述这件事。

    赵弘润眨了眨眼睛,虽然睿智的他,本能地猜到卫瑜这句话应该是大有深意,但他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连平侯卫绅究竟是谁都不清楚。

    可能是注意到了赵润脸的困惑,卫瑜微吸一口气,解释道:“平侯卫绅,亦乃我王族贵胄,与我父王颇为亲近,但跟我……素有不合。只因我在卫国所做的一些事,损害了国内王族、贵族的利益……”

    “哦哦。”赵弘润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平侯卫绅,在抵达无盐之后,并未做什么好事……”

    对此他并未感觉怪,因为在他看来,卫瑜在卫国所做的一些事,与他当年在魏国所做几乎同出一辙,说白了无非是削弱了贵族的利益去补贴平民阶层而已——作为一名大贵族,这个做法在这个时代是相当另类的,赵弘润甚至曾因此被赵氏一族有些人称之为「族逆」。

    显然,卫公子瑜这个卫国的改革者,也碰到了与他类似的遭遇。

    不过,当年赵润有他父王赵偲在暗帮衬他,而卫瑜呢,其父卫王费却视他为眼钉,因此从某种意义说,卫瑜如今的处境当年的赵润更加糟糕。

    “唔。”

    卫瑜点点头,如实说道:“据我麾下大将夏育发书所言,平侯卫绅假借整顿名义,实则欲接管我麾下的军队……不出意外的话,这大概是我那位父王的意思。”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难免有些萧索。

    也是,亲生父亲非但不帮助自己,而且视自己如眼钉,这让卫瑜感到巨大的失望。

    赵润默然不语,半响后这才幽幽问道:“你是希望我帮你一把?”

    卫瑜看了一眼赵润,并没有直接回答,转移了话题说道:“这两年来,尤其是「韩将司马尚领兵犯境」那事之后,我国的许多士卿、将领、民众,对父王甚为失望,希望由我来继承王位,治理卫国。……父王他,民心已失。”

    听闻此言,赵润饶有兴致地看着卫瑜问道:“你这是暗示我,算没有大魏,你一样可以坐卫王之位,还是说,算我大魏扶持了其余的卫公子,卫国下下也不会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