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我要你助我排毒!



  听到刘子骥的要求之后,许寂当场便说道:“殿下放心,臣既然是吏部侍郎,举贤本就是臣的分内之事。臣若是举荐了庸才,就请殿下罢了我的官职,砍了我的头!”

  由于许寂练过剑的缘故,他说起话来直来直去。

  没有礼部尚书杨玢等那类文臣那般扭捏以及文绉绉地卖关子,反倒有些武官的直率。

  能说出举荐庸才就砍头的话语,这许寂还不够直率吗?

  刘子骥有些汗颜,不禁问道:“爱卿说说我蜀国有何良才在野吧。”

  许寂抱拳道:“启禀蜀王,前蜀礼部尚书、枢密院事毛文锡可用。”

  “毛文锡乃唐朝太仆卿毛龟范之子,出自名门,他本人也是十四岁进士及第。只是因与前蜀宰相张格、宦官唐文扆争权失败而被贬......”

  “除此之外,毛文锡之弟毛文晏,有文采,善制诰,愿为前蜀翰林学士,可用。”

  “秘书郎杨义方,广览博学,长于吟咏,敢于直谏,亦可用。”

  “毋昭裔,此人乃是随殿下伐蜀留下的晋军将领之一,极精经术,在入蜀后竟能自己出资营造学宫,建校舍,难能可贵,可堪大任。”

  “侯翮,善文辞,尤工奏记表章......”

  “赵延乂,司天监赵温珪之子,世为星官,兼通三式卜卦之术,尤长于袁、许之鉴......”

  “秦州节度判官蒲禹卿,慷慨好直言......”

  “......”

  许寂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人名。

  这些人,大多都是被前蜀齐王王宗弼掌控大权时期,被排挤出朝廷的官员。

  听许寂所言,这些都是能臣良才。

  只不过王衍这个蜀王太过昏聩,才使得贤才被排挤出朝堂之外。

  不过这些人的才能究竟如何,刘子骥也不敢保证。

  但是骡子是马,都该拉出来遛遛。

  于是,刘子骥便让许寂这个吏部名义上的二把手对这些人进行官职任免。

  至于吏部的一把手礼部尚书赵廷隐,其实只是挂了个名。

  当初赵廷隐是主动投降刘子骥的几名高级将领之一,他还主动提出了让刘子骥娶琼华公主平定蜀地的政策。

  刘子骥为了奖励赵廷隐,这才给了他一个礼部尚书的职位。

  但他实际上是不管事的。

  因此许寂这个吏部侍郎,才是吏部实际上的一把手。

  很快,在刘子骥以及许寂的操劳下,一个新生的文臣班子就重新搭建起来。

  同时,那些空闲出来的武职,刘子骥也让郭威择选良将进行填充。

  刘子骥对于郭威有知遇之恩。

  当初郭威不过是一个都头时,刘子骥就能直接提拔他当枢密使,因此后者做起事情来简直十分出力。

  当然,比起郭威,更加出力的则是那些在王衍时期被贬,又被刘子骥重新重用的文臣。

  刘子骥重新任用了他们,简直就等于他们的再生父母。

  他们才刚刚上任,谏言简直不断。

  什么废除大量无名额的僧尼寺院、授无主田土给数十万奔逃蜀国的饥民、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治理河患、坚决惩处贪官污吏、组织百姓发展农桑纺织事业、刻石经、兴学校、减轻赋税等等......

  对于这些好的谏言,刘子骥当然欣然接纳。

  好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接纳呢?

  不过,刘子骥这时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他需要建立一个机构。

  类似于锦衣卫、通文馆之类的机构,用于监察百官、暗杀探查。

  不然下面要真有人敢欺上瞒下,刘子骥还真不一定能知道。

  如何建立机构刘子骥已经想好了。

  就让巴戈去做。

  巴戈对自己肯定足够忠心。而且她出身通文馆,本就对这种事情熟悉的很。

  至于人从哪里出......刘子骥决定从军中抽调人手。

  而且还得是从原本选择留在蜀国的那些晋军组成的殿前司中抽调。

  这些人大多出身中原,很少会与蜀国本地的一些大族有所勾结。

  刘子骥将想法跟巴戈说了之后,巴戈二话不说便下去抽调人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