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管家走马上任



        冯都都转岗后接到的第一个重点工作就是这次校园招聘。新官上任三把火,冯都都带着人力资源供应商派来的几个招聘助理奔赴各高校,以青春靓丽的年轻学姐形象,将耀华国产科技的愿景使命娓娓道来,让校园里年轻人们看到了国企和外企选择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一时间,简历纷至沓来。经过笔试和面试,冯都都网罗到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正当一切进展顺利时,签约时却遇到了麻烦。

        总裁办公室。

        从北京匆匆赶回的冯都都正向郝仁汇报最新的招聘进展。

        “郝总,这次来应聘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也很认可耀华的企业文化。就是耀华的工作地只有深圳一个选择,对于北方和中部的学生来说,离家较远,有顾虑。”

        “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之前因为公司人员不多,大部分都是耀华技术带过来的老员工,所以没有地域问题。现在不同了,是要考虑下员工成家立业方面的需求。这样吧,我们在国内设立几个研究所,给愿意加入耀华的人才多一些选择。”

        “那么,郝总想在哪几个地方会设立研究所呢?”

        “先北京、上海、武汉、西安这四个地方吧。”

        “好的,那我赶紧给意向签约的应届生传达这一好消息。”

        “你忙完这阵子,原有的老员工也可以收集下情况,如果想要更换工作地,和他们的主管商量下,在不影响现有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协调,安居才能乐业。”

        “郝总果然考虑周到。”

        郝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是因为这四个城市历来是高等院校的集中地,北京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等,都是耀华急需的电子科技类人才的摇篮。

        郝仁在这四个地方设立研究所,重点仅仅是针对研发人才,而非把目前的人员架构在各地复制四份。

        距离新员工入职仅有三个多月了,算上新员工培训及工厂实习的三个多月,也就是说需要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研究所的选址、搬迁、人员安置等工作,时间一紧,常规的工作也变难了。

        按道理这样的工作应该交由行政部负责,但麻烦就在于耀华终端一直以来没有设立行政部,2002年创立时,耀华终端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尽可能地借用耀华技术的平台能力,当时公司人数比较少,加上几个主管都是实干型,团队内勤这种事,自己安排秘书顺手就给做了,不像在大公司有行政专员负责。

        公司如今发展迅猛,组织日渐庞大,朝一个中型公司迈进,光隋祖禹的研发部门就快三百多人。是时候设立个行政部,统一管理公司的后勤工作,给各部门的主管减轻负担。

        郝仁在思考负责人时,汤媛这个名字立马在脑海中跳了出来,她的细致和周到,实在是一个完美的后勤大总管人选。作为秘书,汤媛尽职尽责,令郝仁十分满意,离开汤媛,自己一定会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但秘书工作有太多简单重复劳动,不利于汤媛的个人发展,没有一个有追求的人会甘心做秘书一辈子。至少,在郝仁看来,汤媛的能力不仅如此,是应该为汤媛寻一个更好的职业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