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为口腹之欲伤神-第2/3页





    他爸妈为此感到十分欣喜,当天晚上就做了一桌的菜请大伯大妈带着大哥二姐来他们吃饭,请他们以后有时间多多教导小弟,大伯当场就拍板说可以,叫徐枫每天等他大哥放学就来教他识字数数。

    徐枫没想到撒个谎竟然引来这等头疼事,真是自食恶果,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装嫩,每天跟着大哥后面识字数数,充当起幼儿园小班的幼童。好在他表现不错,一个星期就将拼音学会,二个星期就将小学一年级课本上的汉字学全,然后央求他老爸给他买了一个新华字典,每天假装自己在家翻看学习,进步神速,一个月后就快赶上他二姐了。

    徐枫小朋友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大哥二姐的一致夸奖,后被得知这一好消息的爸妈狠狠的表扬了一顿,第二天老妈还特意杀了一只老母鸡炖汤给他补脑子,说是学习辛苦。就算上次他刚重生那会儿帅的那么惨,他老妈都没舍得杀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给他补身子,只是煮了两个鸡蛋而已,足见他爸妈对他学习的高度重视。

    借着自己取得一点好成绩,在家大受重视,徐枫赶紧实施自己的计划,不时给爸妈敲边鼓,鼓吹他那套所谓的循环养殖。说得多了,爸妈也有些意动,徐枫便抛出杀手锏,说是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说是这种循环养殖自古就有,在明朝时曾被广泛运用,成效显著,直到现在不少地方的养殖户们还在采用,最著名的就是肥西老母鸡,如果爸妈不信可以问校长二伯。

    连校长二伯这个村里目前公认的最有水平,最为文化的大知识分子都被抬出来了,爸妈还有什么话说,直接拍板同意,决定在自家尝试一下徐枫极力鼓吹的那套循环养殖技术。

    现在是农忙时节,他爸妈田地里的农活实在太过繁重,哪里有时间管这些。所以他爸妈这回并没有打算放过徐枫这个始作俑者,也给他派下了一项重任,那就是以后切苦麻菜喂鸡喂鹅的重担就交给他了。再说徐枫如今五岁,也不小了,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像他这么大,其实早就该帮家里做家务活了,都是他爸妈宠着他,不舍得他这么小就帮家里做家务,这才例外。

    经过连续一个星期的奋战准备,徐枫终于和奶奶一起,将屋前的柿子树园的杂草以及枯枝败叶之类全部清理完毕。晚上闲暇时间奶奶和老妈则点煤油灯用尼龙线织造用来当围栏的网,很快也搞定。之后一家人抽空花半天时间在屋后的竹林砍竹子将网顺着柿子树园的范围全部围起来,这里将是以后专门用来放养鸡鸭鹅之类的家禽的地方。要不然养的多了,到处乱跑,走丢了到处找多麻烦,也没那个闲工夫!

    第一步是清理地盘,搞好围栏,已经得以顺利实施,就该轮到第二步,确立养殖什么家禽!

    没想到原本挺简单的事,却又引起争论,老爸老妈争论的焦点是,该养鸡养鸭还是养鸡养鹅?

    老爸觉得养鸭好,因为柿子树园的前面就是自家的小水塘,可以将鸭放养在小水塘里,而且鸭蛋可以腌制咸鸭蛋,很好吃,可以做一道家常菜,丰富饭桌上的菜谱。

    老妈则坚持养鹅好,说眼下晚稻的收割没多久,可以将鹅赶进稻田里放养,吃遗落在田里的稻谷,节省饲料,而且鹅长得快,很快就能出栏,在逢集的时候还能在市场卖个好价钱!

    最后奶奶做出公正的裁判,大量养鸡,养鹅,少养几只产蛋量高的小麻鸭和洋白鸭。不过听老妈说,起码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吃到咸鸭蛋,所以徐枫对养鸭也不再抱有什么期望了,周期太长不划算。

    既然养殖什么家禽已经确立了下来,接下来第三步就是买鸡苗鹅苗,没想到又引起争论。

    老爸说去街上孵坊买就行了,省事;老妈却认为自家孵化的小鸡小鹅有大的带着更容易养活。

    徐枫还真没想过养家禽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在他看来,直接买幼苗回家,天天喂养,等它们快快长大就万事大吉,看来他太想当然了。

    不过他还是插了一嘴,将后来本地区大面积养殖的三黄鸡提了出来,并根据记忆详细描述了三黄鸡生长快,产蛋量高,肉多,温顺,便于大面积养殖等诸多优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