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饵之千日功便成,金筋玉骨身已轻。此个景象惟自身,

    上升早得朝三清。三清圣位我亦有,本来只夺乾坤精。

    大魏修真王朝第一百八十万三千六百五十四年玄元仙宗

    睡着的王归道是真的睡着了,一觉醒来后,并没有睁眼,而是让自己朦胧一阵儿。说出一切不是王归道不谨慎,而是他知道没办法了,想得到高境界的指点就必须得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师徒无疑是最牢固、最亲密的关系。

    玄元宗本身又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仙门大派,本身底蕴强大,不至于为了贪图这点儿机缘就翻脸。金丹真人都是自己大道已经定下方向的人,也不可能散功重修什么的,因为金丹本身就充满了变数。

    王归道本身的弟子身份早在州城修真学院就定了想下来,那个时候是记名弟子,后来闯关考验的时候则成了正式弟子,因为坚持的时间最长,所以名气都不是一般的小。

    如今除了(烛龙卧钟山图)这个先天感觉上不能交代外,其他的都说了出去,虽然没想到已经在玄元宗呆了不知道多久的两位真人居然这么吃惊,可见他得到的传承很不一般,但是也没有让两位真人道心失守、红眼睛上来灭口的地步。

    毕竟玄元宗的确是远古天尊、上古练气士的再传弟子、真传道统,两位道人又是金丹强者,到了这一步就是凡人眼中的陆地神仙,道心坚定、意志如山,哪里是轻易崩塌的。

    所以说是冒险,其实险没有那么大,而且能引得两位真人、实权人物的关注,这已经很好了。来之前就听高小道说过,真人的弟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记名、正式、入室三种等级,代表的待遇、福利也大不一样,可以见到师尊的机会、时间也不一样。

    如今这样,就算还是正式弟子,也是其中比较受关注的弟子,这其中的软好处就不用多说。

    第二天

    出了殿门,就见到一些道童、杂役恭敬的在台阶下等候,目光闪了闪,看到七八个佩戴铜牌的弟子站在一旁,就过去站好,不过大家都闭目养神,一副严肃的样子。

    一会儿功夫,老道人道元真人出现,身后有两三位气质不凡的年轻人跟随,还有四位道童、玉女捧拂尘、法剑、渔鼓、笙笛。来到正殿前面,眼睛一扫四周,众人齐齐拜倒。

    有人喊起,接着一朵祥云从地上涌起,托起其中的不少人,没有人敢乱动。有人腿抖个不停,也有人被高空冷风吹得喘不过气来,更有人身体摇晃,一副恐高的样子,不过没有一人敢叫出声来。

    过山越湖,四处有奇花异草、灵鸟瑞兽出没,老藤缠山,枯木倒伏。时不时的有各种颜色的祥云、飞船、坐骑、从天空路过,都齐齐的向一处方向汇聚,风声呼啸、元气如云,比早晨的朝霞还要好看。

    在高空上看,元气狠狠的输入最大承受度,才勉强看清,远处有处高山,如同擎天之柱一般,还有电闪雷鸣环绕。有各色光芒从云雾里射出,还有仙宫神院在山上若隐若现,显出仙家气象。

    看着近,其实远得狠,以金丹真人平日的祥云遁速一刻钟千里也跟玩儿的似的,居然走了半个时辰。王归道暗中观察祥云之下的各色地貌,隐隐见一些高楼、城墙之类的东西,显然还在内城之中,也就是以三五千里一环,那这里就是在二三四环内了。

    祥云进入高山之后,就被云雾吞噬,大家都知道这又是大阵什么的,隐约间下面有一些城池、湖泊之类在高山之上。这高山极其高、也极其大,光底盘只怕都得上万里直径,当然具体来说可能也没有人闲的蛋疼去测量,这个世界就是大,大家对于土地面积的大小早就视而不见了。

    过了大阵,就一直往上飞去,可以看到不少吞云吐雾的花草树木、妖怪灵兽等等,这些不用人说,大家也都知道是玄元宗自己放养的,或者是原本的土著生命托庇在玄元宗之下,完全可以看成自己人。

    此时高山山腰之上有殿、宇、楼、阁、苑、院、庄、亭等等散落分布,有石、玉、木、洞等等构造,有千丈宽的瀑布从山顶云层中落下,分成大河、小溪在山腰之上分流,如同天河倒灌惊心动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